第313頁(2 / 2)

接著,他拿起一根筷子說:「你戳一下,看看蹄筋軟了沒有,豬肚煮得差不多了嗎?」

阿龍照做後回答:「師伯,可以了。」

董銀奎繼續說道:「那我們把裡面的食材撈起來,汁水留著。

」阿龍應道:「知道了。」

「鮑魚、海參和墨魚都是新鮮食材,不能久煮但又要入味。我們把這些食材放入湯汁中,快速汆燙三次。」說著,董銀奎將三樣海味倒入鍋中,燙完後用漏勺撈出,如此反覆操作了三次。

「讓鍋里的汁水用中火收汁,我們來擺盤。」

董銀奎拿出一個盤子,對阿龍說,「你在盤子上墊上竹箅。」

阿龍依言將竹箅放在盤子裡,董銀奎指導他,先在盤底鋪上煎過的蔥段,再將撈出的食材一樣樣整齊地碼放在盤子裡,擺成圓形。

隨後,董銀奎要將碼放整齊的食材推入鍋中,且要保證形狀不散開,他對阿龍說:「你連帶箅子一起放入鍋里。」

「好。」阿龍把竹箅連帶食材一起放進鍋里。

「開大火收汁。這道菜加了蹄筋,就不需要勾芡了,靠自然收濃的汁水裹住食材。明白了嗎?」董銀奎來了一個漂亮的大翻勺,所有食材整整齊齊地翻了個面。

董銀奎一邊將菜整齊地移入盤中,一邊說道:「關火。」

阿龍聽從吩咐關掉了火。董銀奎放下鍋,取來兩根筷子,到阿龍的鍋前。

竹箅是竹子編成的網格狀,他將筷子插入兩邊的孔中,把竹箅連同食材一起移到盤子裡,對阿龍說:「再拿個空盤,倒扣翻轉,不就行了?」

阿龍頓時恍然大悟,拿來盤子。董銀奎叮囑道:「壓緊,翻過來。」

阿龍翻轉盤子,拿掉上面的盤子,再拿掉竹箅,一道完整的菜餚便呈現在眼前。

董銀奎說:「把汁兒澆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阿龍將鍋里的汁水淋到菜上,順利完成了這道菜。兩盤菜擺放在一起,同樣是汁水紅亮,香氣四溢。

一位學徒讚嘆道:「阿龍,你太厲害了!做得跟董大師傅一模一樣。」

董銀奎笑著用筷子夾了些菜放入碗中:「你們都嘗嘗,阿龍做的這道菜,味道也不會比我的差太多。」

他把碗遞給陳錦瑩:「錦瑩,嘗嘗哥哥的手藝。」

陳錦瑩接過兄長遞來的碗,目光緊緊盯著碗裡色澤紅亮的蹄筋,海參在濃汁的浸潤下烏黑油亮,散發著誘人的光澤,煎蔥段的焦香與肉脂的醇厚氣息撲面而來。她咬了一口蹄筋,入口瞬間,軟糯的質感與鮮美的菌菇味在口中散開,醬汁的醇厚包裹著海味的鮮甜,絲毫嘗不出葷腥的油膩。陳錦瑩點頭稱讚:「哥哥,很好吃。」

章宏興早已迫不及待地湊過來,夾起顫巍巍的海參就往嘴裡送。章老闆也忍不住嘗了一口,肥瘦相間的肉片裹著濃稠的醬汁,入口即化,菌香與肉香在舌尖交織,令人回味無窮。

陳錦瑩品嘗完二哥做的菜,又去嘗徒弟阿龍做的。墨魚口感彈牙不韌,羊肚菌吸飽了肉汁,滋味十足。阿龍焦急地等待著師傅的評價,陳錦瑩說道:「很不錯,就是火候上還稍微差那麼一點點。」

章老闆也補充道:「這點差別,一般人還真吃不出來。」

一位廚子好奇地問道:「有了這手絕活,是不是所有需要散扒的菜我們都能做出來了?像拆燴魚頭,也能用這個方法做嗎?」

董銀奎笑著肯定道:「沒錯。」

又有人發問:「董大廚,既然箅扒有這麼簡單的方法,為什麼魯菜還要學習大翻勺呢?」

董銀奎解釋道:「兩者還是有差別的。大翻勺速度快,火候控制得更精準。這點精準度的優勢,實際上沒有太大意義了。只是膠東向來盛產廚師,咱們老家都是那兒的。過去,大家十一二歲就背著鐵勺進京,投奔同鄉討生活。在京城,上至御廚,下到街邊賣滷煮的,大多是山東人。從事這一行的人多了,各大飯莊對廚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大飯莊招廚子,試菜,不會大翻勺,可別想進。慢慢地箅扒這一技法也就被說成不入流了。直到我最近去河南,發現豫菜中的扒羊肉、扒青魚頭都採用箅扒的技法。我就想著,先讓孩子們把菜做好,等以後他們想要精益求精,再慢慢學習大翻勺也不遲。沒必要讓孩子們把時間浪費在這種耗費精力,卻對菜品口味影響不大的技巧上。」=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