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威忍不住道:「寧寧,這菜比西餐廳的奶油燴海鮮還香!」
岳寧將菜品分裝盤,一半留作試味:「大家嘗嘗這道地方特色菜。」
第244章 天津食客
陳錦瑩過來用竹筷夾起一塊掛著奶白芡汁的魷魚花,只見魷魚花輕輕晃動,芡汁絲毫不滴落。
她轉頭叫自己新帶的徒弟:「阿強,過來。」
阿強走過來,陳錦瑩說:「看到沒?這才叫『緊汁包芡』,你上次炒的蝦仁,芡汁稀得能養魚。玻璃芡透明不易察覺,牛奶芡的狀態就一目了然了,對吧?」
阿強憨笑:「師傅,這是寧寧炒的菜。」
「陳大廚,感覺奶爆和油爆基本上一樣,只是奶爆用鮮奶勾芡,油爆用水澱粉勾芡。對不對?」邊上一位廚師說道。
陳錦瑩看向岳寧:「技法相通,但是我剛才看寧寧做的時候,調味也很關鍵。」
「對,奶爆是清真廚子借鑑了魯菜的爆,結合了回民吃奶製品的習慣發展出來的。」岳寧說道,「調味上,這奶味道濃淡就有些講究了。不常喝牛奶的人,用純牛奶勾芡;喜歡奶味重的,就加淡奶油。加上裡面調味融入了蒜香,跟義大利燴海鮮還真有些像。」
阿威吃了一塊蝦仁,搖頭道:「洋人的燴海鮮,可沒我們這麼講火候。」
一盤奶汁全爆很快被搶完,陳錦瑩跟阿強說:「下午我和你一起試這道菜。」
「陳大廚,我們一起啊!」其他廚子趕忙抓住機會。
「好。」
廚子們繼續忙碌,陸培德轉頭對自己的小徒弟說:「把冷櫃裡的爐肉拿出來。我們做酸菜爐肉鍋子了。」
岳寧聽見後問道:「哪位這個時節要吃爐肉鍋子?」
陸培德從小學徒手裡接過那塊蒸過之後再冷藏的爐肉,邊切片邊解釋:「應該就是點奶汁全爆的客人。是林浩雲先生的貴賓,他們一桌今天全點了北方菜,有我的扒海羊、錦瑩姐的油燜大蝦和蔥燒海參。三天前,林先生親自打電話來說客人想吃爐肉鍋子,要是沒有酸菜燉白肉也可以。」
爐肉鍋子是酸菜燉白肉的高配版。
當年滿清進關,愛新覺羅氏當了皇帝,萬歲爺和娘娘們口味沒變,尤其是乾隆皇帝,就特別喜歡吃白菜。
這酸菜燉白肉、酸菜燉粉條,一鍋亂燉,如何能讓御廚們展現本事?於是,御廚們就開始粗菜精做。
他們從走油肉上獲得靈感,將五花肉皮先扎孔,抹上蔥姜、料酒和粗鹽醃製,像烤鴨一樣掛鉤風乾。將其吹到肉皮發亮,敲上去發出「鐺鐺鐺」的聲音,再用果木烤制,直到肉皮起泡均勻,拿出爐子後迅速將五花肉投入冰水裡,讓肉皮起泡更充分,再放調料上籠蒸製。
蒸好的五花肉,肥肉將化未化,融入瘦肉纖維里,肉皮完全酥軟。這樣的五花肉,再放進冷櫃定型。隔夜後,經過冷凝的爐肉,切出來光滑漂亮。
將這樣的爐肉切片,碼在墊了酸菜和粉絲的鍋子裡,中間蓋上一朵黃色的菊花,澆上奶白的高湯,帶著小銅爐上桌。鍋子冒著泡泡,爐肉酥軟,湯酸醇香。
既然要以菊花裝飾,那就是秋冬季節的時令菜。現在都春夏之交了,怎麼就想吃這個了?大約是一位離開多年的北方客人吧?
正如岳寧猜測的那樣,包房裡,港城名流林先生夫婦正在宴客,一位戴著金絲邊眼鏡的老先生正吃著岳寧做的奶汁全爆。
「比我在勸業場後頭吃的還地道!這豬肚、雞胗脆生生的,這奶汁調得濃厚,而且甜味也沒蓋過鹹味。」這位老先生搖頭嘆息道,「前幾天,我回天津,走了好幾家回民飯莊,都沒吃到當年那一口。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奶汁薄得沒奶味兒,味道又甜。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人老記錯了。吃到今天這個,才是記憶里的味道,有奶味兒,有蒜味兒,這裡面的料,該脆的脆,該嫩的嫩。我在天津都沒吃到這么正宗的奶汁全爆,反倒在港城吃到了。」
這時包房門推開,侍應生走了進來,後面跟著兩個傳菜員,其中一個托盤上放著一個精緻的銅爐,還沒上桌,酸香味道就飄了過來。
銅爐放在桌上時,鍋里沸騰的酸香混著肉香,還帶著菊花的清香。老先生扶了扶金絲眼鏡,只見爐子裡碼放整齊的爐肉,上面點綴著一朵黃色菊花。
侍應生解釋道:「陸大廚說,現在這個季節,沒有適合這個風味的鮮菊花,他用了江西月明山的干皇菊泡開後替代。到底是欠缺了一些,還請客人諒解。」
「這已經很好了。」老先生十分高興地說。
「您嘗嘗這爐肉。」林太太拿起公筷,挑了片帶皮的肉片放進老先生碗裡,「是不是您心心念念的味道?」
老先生夾起肉片對著燈光看,半透明的肥膘間夾著嫩紅的瘦肉,肉皮起了泡泡,送入口中,泡泡里吸飽的湯汁瞬間流了出來,油脂的香氣混著酸菜的酸,油而不膩,瘦肉部分軟得化渣。
老先生忽然放下筷子,用湯勺舀了口湯:「這湯……」
林先生笑看著他:「想起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