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她把嶺南豉油雞撈麵的調料樣品和調味方子給了崔慧儀,岳寧對圓仔的麵條過於柔軟,給了些意見。
岳寧記得上輩子港式茶餐廳的豉油皇炒麵,原本用竹升面,後來方便麵廠商推出了帶調味料的方便麵,特別合適需要快速出餐的茶餐廳,漸漸地簡便且容易存放的方便麵取代了竹升面,被廣大的茶餐廳接受。
岳寧就想著麵條上面想想辦法改進一下,讓它更適合茶餐廳。
這兩天崔慧儀一直在工廠里試,調味料就是按照岳寧標準做,麵餅卻是廠里做了好幾款,要讓岳寧去親自試試。
兩人上車,崔慧儀剛發動,車載收音機通電了,裡面傳出聲音。
「我覺得很暖心,沒想到在寶華樓能吃到家鄉菜。我一開始只是說我是湖南人,能不能放點辣椒?上一次我在一家餐廳這麼問,被嘲笑過。這次,寶華樓的侍應生進去問了之後,來問我想不想吃農家一碗香?」
「是啊!是啊!我進去說不想吃肉片炒勝瓜,想吃肉筋炒勝瓜,我老婆在世的時候,會在我生日的時候給我炒這個菜。我知道我很過分,肉筋是豬排外面的一層筋膜。他們讓我等了半個小時,給我炒了一盤的肉筋炒勝瓜,還端了一碗荷包蛋面。祝我生日快樂!」
「我有小朋友的,出來吃飯很麻煩。寶華樓有兒童座椅呢!」
聲音切換成了主持人:「這是我們兩天來對寶華樓食客的採訪。這幾天寶華樓重開,我們發現重開了之後的寶華樓已經不是以前的寶華樓。寶華樓的岳寧,剛剛抵港就火爆港城,後來她通過用比試的辦法,揭穿了勝華樓低價競爭下的種種問題。她也在大球場收拾垃圾,第一次讓港城人,對一個來自大陸西北貧困地區的女孩子有了非常好的印象。這再一次證明了,我們港城人並不排外,只是排低素質的人。」
岳寧微微笑了笑,加了這麼多限定語,其實骨子裡還是有優越感。不過作為來港討生活的外鄉人,她也沒必要這麼敏感。
主持人還請來了兩個嘉賓,其中一位是陸大廚。
「這人成天電視、電台說是傳播中華飲食文化,實際上就是到處混了臉熟,不過也有用,他們的雲和樓生意還不錯,裡面還有好幾個廚子是從輝煌過去的。包括燒臘師傅。用的燒臘方子還不是你爺爺的。」崔慧儀不以為然地說,「要不是我姐退出了輝煌的經營,他的雲和樓會起來嗎?」
「對了,輝煌現在的經營如何?」岳寧頗感興趣地問。
崔慧儀搖頭苦笑:「舉步維艱,上次從內地回來,我爸已經有意要轉讓。這幾天都在洽談,不過談了幾家,幾家都對接手輝煌有顧慮。高端餐飲難做,高質素的菜品,高素質服務人員,都很難找。而且每年開銷都不菲。」
電台里一位嘉賓對寶華樓目前的改變做出了正面的表揚,希望寶華樓的這些改變能是長期堅持下去。
現在是那位陸大廚在說:「寶華樓的服務不是最好的,港城比他們服務好的酒樓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酒樓的廚子沒有岳寧這麼出名,也沒有她這種背景可以依靠。她出名了之後,很懂怎麼博得大家的好感。短期內寶華樓也就是提升服務這一條比較快,招聘侍應生畢竟比較容易。但是寶華樓後廚走了那麼多的人,現在他們每天的接待量不足以前的一半,以後接待量上去了,寶華樓還可以接受現在的特殊點單要求嗎?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長期能繼續的。我倒是建議,岳寧能收起她的小聰明,能沉下心來,當務之急,她需要解決後廚人員缺少的問題。長期來說,寶華樓是粵菜館,那就做好粵菜,而不是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出來。你一家粵菜館給顧客炒一道湘菜,這算什麼事?」
另外一位嘉賓說:「但是,根據食客的反饋,她炒的菜味道非常好。」
陸進勇微微一笑:「寶華樓的菜缺的從來不是口感,而是格調。如果她一直轉在這些小打小鬧上,寶華樓可能不會關,但是三十年後還是這樣一家寶華樓。但是她的雄心應該不止於此吧?上次我跟她面對面的時候,提議給她找個人,帶她入門餐飲美學,已經過去有一周了吧?也沒見她來聯繫我。當然,也可能是她比較忙。」
原來他還在等自己上門去求著做他的徒孫,他有面子,還能蹭她現在的流量,端著,還什麼好處都想要?
崔慧儀聽見這樣的說法,脾氣上來:「他是不是有病啊?他以為他是誰?跟你比格調?他配嗎?」
寶華樓所處的街區實在太雜亂,港城有些大佬喜歡去這些老店也正常,但是商務宴請,那個街區連車子都沒地方停,確實很難發展。
「輝煌現在還有多少廚子?」岳寧原本真不想跟這個誰計較。畢竟自己忙得要命。
「現在廚子比客人多。」崔慧儀說道,「寧寧,你不是想要拿下輝煌吧?」
岳寧笑:「想賣蘿蔔開會,一來陸大廚說得對,寶華樓自己都缺廚子,不要說再加上輝煌了。還有一個是,我剛來,還沒錢。」
「我跟你說,我爸現在跟鴻安大酒店談,鴻安大酒店是喬君賢舅舅家的,你知道的吧?他們對此有興趣,卻遲遲沒有回覆,也就是缺好的酒店經營者。他們買下,給你管理?不就行了?」崔慧儀想了想,「我去找喬太說?有鴻安的背景,在港城招聘有本事的廚師,問題不大。你的能力,應該能經營起來?」
「你這是拐彎抹角了,如果你直接跟你爸說,我想經營輝煌。估計他就不想賣了。」
崔慧儀笑出聲:「如果這是崔家的產業,不是指歸屬於我們姊妹倆的立德,你會幫我爸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