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使臣富弼
黼陰山小鎮唯一的一家醫館,就坐落在鎮中心。蘇衡一進門,就看見一個熟悉的背影在藥櫃前清點庫存。
「明月?逍遙那傢伙竟把你給派過來了。」貴生道人眯眼道。
聽到聲音,明月忙回過身來,蘇衡看清了他的臉,果然還是當年那副憨厚模樣。在這裡開醫館的,原來就是無名山道觀住持逍遙道長的徒弟——明月。蘇衡一見他便想通了來龍去脈。
定然是當初在黼陰山小鎮留宿時,師傅得知此地缺醫少藥,便寫信告知了逍遙道長。逍遙道長的信息網廣布天下,很快便安排了一群道士運藥來此。逍遙道長大概是想鍛鍊一下明月,因此便讓明月留在鎮上,開起了醫館。
「小蘇衡,幾年沒見,你都長這麼高了。」明月見了蘇衡,很是高興,急急忙忙從裡屋端出他最喜歡的點心,用來招待蘇衡師徒。
「你師傅竟也捨得把你扔到這裡吃苦,瞧著黑了不少,不過——倒是胖了。」貴生道人拿起一塊點心,咬了一口,「唔,這棗糕不錯!」
「其實也不辛苦,鎮上的百姓極好,經常給我送些雞蛋米麵,家裡做了新鮮吃食,也會送我一份。我一日不知要吃多少頓,因此才長胖了。」明月撓撓頭,補充道,「這碟糯米棗糕就是隔壁街的郝二娘送的。小蘇衡,你也吃吃看,很香甜的!」
蘇衡依言拿起一塊紅白相間的棗糕,輕咬一口,嘗起來不像糕點的口感,倒更像粥米:「這是米糕?」
明月搖頭:「是也不是。這棗糕是用糯米煮成稠粥,再加入去核的棗肉熬煮而成。」
這個做法有點耳熟。蘇衡心想。
「郝二娘說,她是從范公劃粥斷齏的故事中得到靈感,這才做出這道糯米棗糕的。」明月道。
原來如此。蘇衡也想起來了,范純祐曾與他說過他阿父年輕時求學的故事。范仲淹曾在醴泉寺苦讀三年。寺中清苦,范仲淹也囊中羞澀,為了飽腹,他就想出一個法子。每天用兩升粟米煮成稠粥,過了一晚上等粥冷凝後,用刀劃成四塊,朝食與暮食就配著鹹菜各吃兩塊來填肚子。
果然不同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關注點也不同。范爺爺劃粥斷齏的故事在讀書人眼中是刻苦讀書的美談,而郝二娘的關注點則是那四塊稠粥,還因此得了靈感,研製出一道新鮮點心。
不過,這糯米棗糕畢竟是用糯米做成的,著實頂飽。一碟子棗糕,蘇衡用了一塊,剩下的全進了貴生道人的肚子,撐得貴生道人直揉肚子:「明月啊,你這兒有茶嗎?」
「哎呀,我給忘了!」明月一拍
腦袋,懊惱道,「茶葉喝完了,我原本打算清點完藥材就去買些回來的。」
「隔壁有個茶館。」蘇衡提醒道。
「那我們去隔壁買碗茶吧。」吃了大半碟棗糕,貴生道人又撐又渴,直接拍板道。
隔壁的茶館請了個說書人在講故事,店內烏泱泱坐滿了人。蘇衡三人到時,已經沒有空桌了。
邊陲小鎮不似東京那般繁華,大大小小瓦子的遍布全城,黼陰山小鎮日常的娛樂活動十分有限,聽人說書講故事,算是鎮上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但想聽故事,鎮上百姓只能來鎮中心這家茶館。說書人每日申時會在茶館裡說上一到兩場,除了逢年過節,平日裡是不會加場的。蘇衡三人也是正好趕上說書人說書,否則其他時辰茶館裡是沒有這麼多人的。
就在蘇衡三人打算離開時,一位三十來歲上下,身穿短打的男子起身招呼他們:「三位道長,我這兒能再加三張凳子,如果幾位不嫌棄的話,可以坐我這桌。」
「那可太好了,多謝劉四郎。」明月拱手致謝,然後湊到蘇衡耳邊低聲介紹道,「小蘇衡,不知你對這位劉四郎還有沒有印象了。當年你與貴生道長在此小住時,曾為鎮上的百姓治過病。這位劉四郎曾因修屋頂時不小心摔下來,摔折了腿,還是你幫他接好的。」
蘇衡輕輕點頭。實際上,他記得自己醫過的每一位病人。
「……那韓氏做了一個古怪的夢,夢中仙鶴與群雁飛舞,在庭院上空盤旋不去。就在這時,天邊突然降下一道旌旗,伴隨著旌旗的落下,仙鶴與群雁也紛紛降落富家院中。次日,韓氏便誕下一子。」茶館裡的說書人說至興處,眉飛色舞,唾沫橫飛,引來底下茶客的一片叫好。=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