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1 / 2)

「那就借阿兄吉言了。」蘇洵仍是眉頭不展,只在心裡默念「張仙」,以求程氏母子平安。

阿嫂去歲剛生了七娘,雖有乳母和兩個丫鬟幫著做事,但要把兩兒四女拉扯大,也很是辛苦。他自是不好再勞煩阿嫂幫忙照顧慧娘。

至於青神岳家,由於岳母早逝,舅兄程濬此人又頗難相與,兄嫂郭氏至今無所出,聽聞在程家過得很是艱難,日日難捱。程氏剛被診出有孕那會兒,就曾交代過切莫麻煩郭氏。因此,蘇洵最終還是托牙人買了一個十七八歲的丫鬟青枝,與採蓮一起服侍程氏。

現下,青枝和採蓮都在裡間幫著張穩婆助程氏生產。

「生了生了,是個小郎君!」

屋內的痛呼聲漸弱,直至止歇。蘇洵還未見到長子的模樣,張穩婆報喜的聲音就先從簾後傳出。

顧不得看張穩婆懷中的襁褓一眼,蘇洵就心焦地追問起程氏的情況:「張婆婆,我夫人情況如何?」

「郎君放心,母子平安。蘇二夫人有些脫力,現下睡過去了。等她醒了,餵一碗參湯,再慢慢調理調理,便能恢復了。」張穩婆說著,將襁褓遞給蘇洵,「您不抱一抱小郎君嗎?」

蘇洵這才小心翼翼地接過襁褓,看著小臉還沒巴掌大的長子,心頭柔軟成一片,連平日裡端正嚴肅的眉眼也不覺柔和下來。

被生父抱入懷中,襁褓中的小嬰兒若有所感,濕漉漉的睫毛微微顫動,掙扎了片刻後,自出生以來,第一次睜開了雙眼。

黑葡萄似的眼睛一眨不眨地與蘇洵對視,初生嬰兒懵懂的雙瞳里仿佛有一瞬間翻湧起複雜的情緒,但還沒等蘇洵細看,就如雁過長空,了無痕跡了。

「哇——哇——」懷中的嬰兒小嘴一癟,哇哇大哭起來,用嘹亮的聲音與這個陌生的世界打了個招呼。

景佑元年,正月十八日。

蘇洵長子誕。

草長鶯飛二月天,卯時的天還未全亮,紗縠行里的紡織聲就已此起彼伏了。黃鶯兒在梨樹枝頭穿梭嬉鬧,雪白的梨花「簌簌」落下,遠遠望去,像落了滿院的白雪。

自從長子出生,蘇洵就仿佛改了性子,再也不與那群豪俠外出遊盪,還開始發奮讀書,一心為妻兒掙個好前程。不僅如此,蘇洵一家還從蘇家老宅里遷出,在城南的紗縠行租了現在這間宅子。

這宅子雖不是很大,但勝在景致清幽。白牆之外掩映著數十桿翠竹,自大門入,迎面就是一面漆了綠漆的影壁,繞過影壁,豁然開朗,一個頗有雅趣的庭院映入眼帘。

院中有一個小池塘,池內種滿了眉山最負盛名的荷花。池邊是一片菜畦,種著蘇家男女主人常吃的一些蔬菜。庭院東南角有一株梨樹,現下正值花期,春風一來,滿樹花開。

程氏與兩個婢女一起經營布帛生意,院中光線好的時候,三人便將織機搬至庭院空地上,聽著鳥啼織布。蘇洵在讀書之餘,也為書坊抄書,換一些銀錢。一家子男讀女織,倒也能維持生計。

但今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家中要來客人,蘇家的僮僕和婢子們忙著摘菜宰雞,準備宴席,沒人得空織布。

「三郎,看這裡。來,笑一笑呀?」楊氏手裡轉著搖搖鼓,試圖以此吸引蘇三郎的注意。

蘇洵的長子在蘇家排行第三,前頭還有蘇渙的兩個兒子,不欺和不疑,因此眾人都喚他「三郎」。

「三郎,看這個小球,喜歡不?」郭氏晃了晃手中用彩線織成的流蘇小球,期盼地看著榻上的小糰子。

然而,榻上的糰子巋然不動,看也不看她們手裡的玩具一眼。

楊氏和郭氏見狀,紛紛求助似的看向蘇三郎的生母程氏。

程氏眼裡流露出一絲無奈的笑意,俯身將蘇三郎抱起,笑道:「三郎這孩子自打生下來,就鮮少哭鬧。每日吃了便睡,醒了便吃,省了我不少心。只是有時未免顯得太過安靜,也從不見他對什麼東西感興趣。」

「這才剛滿月呢,許是還小。靜點也好,我家那兩個混小子就太過鬧騰,當初把我折磨得不行,覺都睡不好。」楊氏忙出言寬慰程氏。

郭氏眼裡閃過一絲落寞,抬手悄悄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強笑道:「是啊,安安靜靜的也好,說明坐得住,穩得住,是個讀書的好料子。」

程氏懷中的蘇三郎睫毛顫了顫,像是困極,又沉沉睡了過去。

第3章 蘇衡其人蘇、程兩家的女眷同桌談話說……

最新小说: 父欲(H)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