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1 / 2)

是秋童滿面淚痕,聲音悽厲道:「陛下今日下旨,要廢太子!夏相公以死相諫,朝上鬧作一鍋粥,陛下直接栽下去了!您、您快去瞧瞧吧!」

第135章 一二九 共死

秦灼急聲問道:「去時還好好的,到底怎麼回事?」

那內侍不敢言語,慌忙從袖中取出聖旨,雙手高舉過頭頂。秦灼接在手中,一眼掃過,當即出了身冷汗。

蕭恆詔令大意如下:

其一,如今取士仍是九品中正與科舉平行,故廢九品中正,獨立科舉。

其二,人命無貴賤。王子無故誅殺奴僕,按律亦誅。

其三,廢除皇位世襲,此後以籌選推皇帝。

梁行政區劃為「道——州——縣」,百姓籌選出代表,按縣劃分,掌縣籌;縣籌者繼續籌選,按州劃分,掌州籌;州籌者繼而為道籌,道籌者繼續籌選,在五人中選出皇帝。掌籌人數,官吏不得過半。皇帝選人,不可掌籌。

皇帝選人從官吏中選拔,但必須從地方九品官逐步升遷。軍權集權,全部只聽皇帝統率。

秦灼第一反應是蕭恆瘋了。

接著,他從未如此靈犀相通地,明白了蕭恆的心意。

蕭恆仍不能貿然言及廢皇帝制,所以將矛頭轉向「廢除世襲」的制度上。倘若按他計畫,「家天下」廢止,固有的貴賤劃分將會打破,「皇帝」將成為一個殼子,所謂「君父」將名存實亡。

或許再有兩代、三代,十年、百年,等世族根除、盤剝掃清,內憂外患徹底平定,他繼承的李渡白的這驚世駭俗的想法,有實現之日。

但絕不可能是現在。

現在只會引起一場新的暴動。

但蕭恆還有別的選擇嗎?蕭玠還小,朝中股肱盡折,而廢皇帝制的企圖其實尚未真正揭發過。就算他死後的皇位順利傳給蕭玠,也不過傳給一個新的皇帝。

一個崩壞的局面,和另一個崩壞的局面。

蕭恆已經給出了答案。

秦灼回想他臨去的神情,頭皮一麻,將聖旨一摜,當即喝道:「取我印鑑,命龍武衛戴甲上殿、控制局面,叫陳子元率虎賁入宮見我!」

***

先是重臣觸柱,再是天子昏厥,含元殿上亂作一團。

在外人看來,蕭恆馬背上得天下,一向身強體健,如今驟然昏倒,倒很有收拾不下局面、託病逃避的味道。大驚惶恐過後,又繼續催逼。

蕭恆尚未甦醒,秦灼又未到,秋童只得稟報:「陛下聖躬違和,暫且散朝。」

底下七嘴八舌,分不清誰叫道:「陛下抱恙,則太子代政!臣等請殿下上朝參議!」

蕭玠不過七歲小兒,一旦上朝,便是被眾臣推去叛逆君父的傀儡。夏秋聲聽聞此言,當即大聲斥道:「豈有令子議父過之事!」

正在吵嚷間,忽聞一聲巨響,含元殿殿門全部自外打開。

龍武衛快步破入,刀劍出鞘,將大殿團團圍住。

不知誰高聲喊道:「不聽納諫,威逼大夫,國家如此,我等有何面目立於殿上!」

這一聲像點燃火線,眾臣竟不顧禁衛阻攔,爭相往柱上撞去。

一股破風聲嗖地刺來。

一支三尺長箭釘入殿柱,微微發顫。

眾臣大驚,不由停止動作,紛紛掉頭望去。

殿外,有人放下長弓,跨入正門。

秦灼沒戴扳指,拇指已被割破。他如今引弓已經無法滿彀,但威力依舊不淺。他冷眼掃過,厲聲喝道:「諸位好大的本事。先廢了懷帝,如今又要聚眾滋亂、再廢陛下嗎?」

楊韜終於醒過神般,以手指他,問道:「秦大君,你持弓上朝,是何體統!」

「諸位以臣逼君,在這裡跟我講體統?不怕笑掉大牙嗎!」秦灼再度看他,口氣已經平淡,「溫國公,陛下對你網開一面,你就是這麼報答天恩的。」

楊韜聞此,不由冷汗涔涔。

奉皇五年的京亂里,楊韜保持中立,對太子危局視若罔聞。之後,蕭恆看在其子女救助有功的份上,並沒有處置他。

秦灼不再瞧他,逕自登殿,道:「左右,請回府中,楊公病重,暫且不必上朝了。」

龍武衛得令,上前扭架楊韜。楊韜面色鐵青,不斷掙扎,高聲道:「一方蠻寇,安敢處置天子之臣!」

「多謝提醒。」秦灼說,「聖旨很快會到貴府上。」

楊韜一愣,當即被人拖走,他大聲叫道:「佞臣!天子偏聽,奸佞當道,國將不國啊!」

他的聲音消失在殿外後,一時寂靜。

秦灼雙手拄弓,立在階上,「孤知道諸位鐵骨錚錚,不畏強權,都是好樣。陛下叫你們拿捏住,但我不吃這一套。你們死一人,我立即從南秦選一人替你們職務。若想中原朝廷站滿秦臣,眾位但管去死!」

最新小说: 父欲(H)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