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自有人造冊入庫,現下得用的會被留下,吩咐人送去六局或少府監。
蕭芫則拿著遊記入了書房,端端正正擱在了信盒邊上。
看著這兩樣物什,心間格外充盈滿足。
想想之後在眼底流淌過的每一個字都是享受,便抑不住地開心。
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信盒,盒中厚厚一沓信紙,蕭芫一眼便從中看到了其中的兩幅畫。
抽出展開,不禁笑上眉梢。
果真是她小侄子的畫像,一看這筆觸,就知道是皓陽阿兄拜託皓璟阿兄畫的。
輕輕撫過畫上童子的五官面容,有些像阿兄,也有些像阿嫂,大大的眼睛晶亮如黑葡萄一般,沖畫外人甜甜地笑,天真爛漫。
小孩子可長得真快,幾月前阿嫂還不曾臨盆,這才沒多久就已經這般大了,生動活潑的模樣讓人瞅著就心軟。
另外一幅,竟是皓璟阿兄的未婚妻子,畫中女子英姿颯爽,帶著邊關獨有的爽朗大氣,眉目含情,一看便與作畫之人情投意合。
打開信件,果不其然,直白地說讓她先認一認嫂嫂,免得到時候見面不識鬧了笑話。
蕭芫如何看不出這其中的回護之意,真心替阿兄高興,得了這般的有情人。
其餘便是些家常瑣事與切語問候,皓肇阿兄一如既往寫了滿滿的輝煌戰績,阿姊們知曉了她先前因二公主言語被刺激昏厥的事,著重提了讓她好好鍛鍊身體,莫要如往日般懈怠不當回事。
還說有什麼不好報復回去的委屈一併記著,等她們回京了想辦法替她出氣。
甚至玩笑暗示,就算此人是聖上,也定不會輕易放過。
看得蕭芫淚水漣漣,恨不能馬上奔赴相見。
若邊關無憂便好了,或者收復北戎,這樣伯伯和阿兄阿姊就不必在那麼遠的地方,連見一面都是奢望。
岳伯伯與姑母是青梅竹馬,情同兄妹,儘管姑母不說,蕭芫也知道是思念的。人都想與親人團聚,岳家對於她們來說,更是比親人還親。
好好將信件收起,與往日的放在一處。
回身坐於書案前,看著遊記上的北戎二字,眸色漸漸冷冽。
翻閱其它地方的遊記,蕭芫只是想透過文字望一望那處的山水與風土人情,可是北戎,只有國恨家仇,了解是為了知己知彼。
北戎地廣人稀,物資匱乏,自建朝以來不知發動過多少次戰爭向中原掠奪,每每戰亂過後,被搶走的百姓與俘虜到了北戎都是比牲畜還不如的奴隸,探子傳回來的消息讓人看著就恨不能啖其血肉。
直到近一二十年,岳伯伯帶領岳家橫空出世,牢牢坐鎮邊關才讓北戎不敢妄動,邊關的百姓才過上了正常些的日子。
草草翻了兩頁遊記,蕭芫按耐不住心緒,起筆寫回信。
壓抑的思念化作一筆一划,深刻地浸透紙張。她向岳伯伯提了很多句姑母,將近況一一點明,也連帶說了些近日黔方的案子。
蕭芫不知道李晁和姑母的回信會不會說,但就算說了也定是嚴謹的公事口吻,多她這樣隨意的一份也無礙。
之後對來信中每一份關心都耐心回應,至於說讓強健身子的,蕭芫毫不客氣地將原菁莘拉出來,順便小小抱怨幾句這個武師傅的嚴格。
快收尾時,理好一份份佛經,以專門的油紙封裝,邊關不比京城,保重二字蕭芫都不知自己提了多少遍了。
最後一筆落下,不禁悵然若失。
每一回來信與回信,都像飲鴆止渴,迢迢千里,今日不知來日。
遊記是沒心思看了,蕭芫簡單拿書衣包好,一同放在了書架上,挨著上回看的其中一本,《南潯山水錄》。
目光落下時忽然頓住,南潯……
第40章 穿好
倏然回身, 從暗格中拿出信盒,匆匆打開,準確找到岳伯伯的那一份, 其中提到邊關互市之繁華,買賣玉料中最多的,便是南潯獨山玉。
佛寺時清湘的話在腦海中閃過。
【這有何稀奇,莫說我母親的長公主府, 便是我的郡主府也……】
她要說什麼?說連皇家都難得的南潯獨山玉,他們唾手可得, 且數量不少嗎?
南潯隸屬平昌,是清湘父親平昌侯的封地,當地產的玉料在侯府中多了並不稀奇。
稀奇的,是他們沒有向朝廷上供,也不曾往其他地方賣,致使國內千金難求, 此時卻出現在邊關的互市上。
若是為財,應該價高者得才對, 北戎人能有什麼見識, 哪裡欣賞得了這樣罕見的美玉?
還這樣大批量地放出,不像是為財,倒像是某種交易。
想到此處, 蕭芫連明日都等不及了,喚漆陶進來,將來信與回信一併拿上, 提燈投入夜色, 前往御書房。=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1.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