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1 / 2)

其中有個年近花甲的老人看著大炮突然直起了腰,喃喃道:「永輝十年打倭寇和賊軍的時候,城樓上若有這般齊整的火器,京師也不至於……」

旁邊戴氈帽的中年人拽他衣袖:「趙老哥噤聲!沒見著錦衣衛的馬隊?」

說話間炮車特製的車輪碾過薄雪,幾個半大孩子從人縫裡往前拱,被兵士用紅纓槍柄攔住。

城門口的公告欄上,也開始有人張貼告示!

原來這次的京師戒嚴,居然是霍家聯合其他幾個世家,在蒙古和西班牙人的串聯下,不僅外泄大魏軍情,還挾持了天子,試圖犯上作亂。

天子被奸臣蒙蔽,差點犯下大錯,被攝政王解救後幡然悔悟,寫下罪己詔,決定在冬至日舉行一場大祭,以擊潰洋番和蒙古人的鎮海大炮和虎蹲大炮,告慰列祖列宗。

而今日午時,在刑部大堂,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中支持改革的新銳官員組成臨時審判團,公開審理謀逆案,百姓亦可圍觀。

這告示一出,原本以為局勢不穩,急著出城避難的百姓這下也不忙著出去了,紛紛開始往刑部的方向跑去,就怕晚了趕不上好位置看熱鬧了。

百姓看的自然是早已安排好的收尾階段,真正的重頭戲,早已在這兩天都處理好了。

所有參與謀逆事件的人,除了早已在宮中被擊斃的那九家主謀,其他的從犯還有三十多家。

天下初定不過數年,一些鼠狗已經忍不住想要跳出來了,其中脅從者更有七十多家,有貪財而行方便的,也有想要兩頭下注左右逢源的……

其波及的產業更是遍布大魏上下,甚至就連張家口都有所滲透,原本宋時只是想讓歸化城的驃騎營假裝蒙古的其他部落攻城,營造邊疆危機,給他們空出出手的機會。

沒想到,出發的騎兵剛好遇到了一支試圖偷襲歸化城一路攻向張家口的科爾沁蒙古殘部。

然後對方被驃騎營全殲,斬首級三百築成了京觀。對於這種頑固分子,驃騎營甚至都不想浪費送到南溟的運輸名額。

其中走私軍火自然是免不了的,大魏的火器之強盛,用過的葡萄牙人都說好,自然也引起了不少的洋人垂涎,但是宋時賣軍火的對象都是精心挑選過的,自然沒有西班牙人的份。

不用宋時利用海軍截獲沿海軍火走私的真實貨單篡改,直接從霍家查抄出來了對方和西班牙人商談軍火貿易的信件,用的還是拉丁語。

而那個西班牙商船甚至還停留在天津衛,那個地方早就在宋時偷偷入京的時候,調動海軍的快速帆船編隊,以緝私名義封鎖天津衛出海口。

於是西班牙船長還沒等到來自京師的回覆,就被天津衛的錦衣衛抓了起來,無需多說什麼,直接以顛覆大魏計劃的名義押送進京,他的證詞將會作為呈堂證供出現。

主犯的九家,直接擴大化,九族移送南溟。

嫡系成員,毀譜移族,三代不得踏入大魏本土。而其他被牽連的九族人士,則以待罪之身,繳納其八成家產可以保留族藉和剩下的財產,40年後可以恢復自由身。

這些人,將會被安置到南溟,南溟早已為他們準備好了書記官,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會被記錄下來。來自世家培養出來的能力,將在這片荒蕪的土地散發生機。

那些被世家壟斷的「秘方」和「知識」,將不可避免的傳播到南溟各地,以及南洋,促進當地的發展和進步甚至改革。

他們會被強制參與南溟鐵礦開採。也會被安排深入內陸繪製地圖,每標定兩百里安全路線可減刑1年。

還有一些,則編入敢死營,與土著作戰,若斬得敵對土著首級可換家屬赦免機會。

第208章 清算(下)至於從犯,因為牽……

至於從犯,因為牽扯甚廣,又涉及漕運,鹽稅,處置方式倒是稍有不同。

宋時先是對這些從犯發布了《戴罪墾殖令》:獻半數家產者可承包南溟牧場,免稅十年。送嫡子入海軍學堂者免連坐,其他或是降為流放南洋,或是西域屯田種棉。

知情不報者,或者通融站隊者,革去官職,罰沒家產,流放遼東。

而針對漕運和鹽稅,這些關乎大魏命脈的地方。

宋時隨後召開的漕糧會議,設立海漕轉運使司,直屬宋時。

將世家控制的運河漕運量削減了四層,並轉交海漕統一管理,啟用海軍旗語系統,萬物工坊多年研究的帆船技術則大面積的鋪開使用,對原來的船型進行改進,加裝西洋的羅盤導航裝置。

推行糧單抵押制度:將漕糧承運權需質押等值物品或者股權作擔保。

以「違建占堤」罪名清查運河百里內所有私倉,涉案者可用倉庫抵罪,並且沒收的運河沿岸倉庫改建為官營紡織工場。

還頒布《海漕緝私令》:舉報走私可得涉案船隻兩成財物的所有權。

最新小说: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 成了狀元郎的小妾 嫁給戀愛腦老公的隨軍日常 大宋道醫 不要欺負老實的她 慕昭謠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前妻[九零] 配角欄D組的路人甲同學 清穿之年貴妃她躺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