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1 / 2)

南洋諸個島國,是最開始感覺到北方盤踞的帝國發生震動的地方。

具體來說,突然之間,從大魏本土而來的貨船變多了,雖然之前也很多,但是最近卻尤其的多。

而身處海外的華商是最先感覺到祖國變化的,市舶司一開,千帆萬船如同脫韁的野馬駛向了海洋的深處,原本的黑船在經過市舶司申報後,全部給發放了出海許可證。

也不似以往的,限制了時間,只允許船隻和船員在海外待半年,反而是留夠了三年的時間,甚至目的地寫的越遠,減免的稅率也相應的越多。

鼓勵商船出海遠洋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只是檢查的要比以往要嚴苛了許多,會根據貨物的種類和市場價格抽稅,大約是總價值的15%,抽的很狠。只有出自萬物工坊的各種製品有一定的免稅額度,大概會免去5%的稅率,當然如果你的目的地寫的是安南相關的港口,那麼就被會抽取20%的稅率。

倒不是沒有人不想逃稅,但是這回朝廷和一眾海商做了交易,將市舶司兩到三年的稅收抵給了紅旗幫以及諸位海商。

逃稅就相當於是從朝廷和海商的口袋裡掏錢。

在被宋時清繳過一遍的沿海地區,暫時還沒有人願意同時觸黑白兩道的霉頭,當著那群海商的面偷稅漏稅。

為了讓這次的開海順利,宋時還特地親自前往泉州,主持了一場祈風祭海的儀式。

將當年鄭和下西洋前寫的《天妃應靈記》重新刻了一遍放在新建的媽祖廟前。

「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迥隔於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者……」

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曾以為是一個農耕文明邁向海洋的開始,但最後卻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絕響。

世界已經被海洋連結成為了一個整體,始於鄭和。

他的船隻從帝國的海岸衍生向了非洲,而萬國堪輿圖美洲大陸和上面清晰明了的水脈支線,都清楚的昭示著,他的船越過了死亡好望角,穿過了非洲以及大西洋,抵達了世界的邊界,在美洲留下了一枚金牌。

為了這次遠航,華夏準備了上千年的的科技攀爬。

如果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和平的將帝國的政治力量投射到海洋,那麼當他失敗的時候,他的在南洋所留下的權利卻並不會消失。

它們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西方人,來「找到那個繁榮富強,成熟昌盛的舊世界」,然後將財富和資源全部掠奪。

稱霸海洋的民族,將稱霸世界,而失去海洋的民族,最終會失去家園。

宋時站在泉州的最高處,目送著海面上密密麻麻的離港商船。

這只是一個開始,希望這一次,我們會將家園建設的更加強大。

第146章 產業宋時對於海洋的野望從沒……

宋時對於海洋的野望從沒有掩飾過,甚至可以說是昭然若揭,從那個與軍事學院齊名的海軍學院之中就得見一斑。

發展到如今,日本的銀礦,南洋糧食的貿易線,都是已經足以影響大魏這個農耕民族的局勢的東西。

再也沒有哪個大膽的敢跑出來說一句禁海。

開海已然勢不可擋!

不然,沿海地區被扒了一千萬兩借款的海商也不能同意,現在不管明里還是暗裡的港口可是都被宋時掌握在了手裡。

上有所好,下有所從。

不為所動的君子畢竟還是少數,取巧的小人才是世間的多數。

一時之間,不僅是宋時之前推行的海勝圖志開始風靡,就連異域外邦的風趣奇聞也開始成為大街小巷說書人的素材。

而宋時也終於等到了一批將視野投向了海外的投機者,無數外海相關的資料投桃報李般湧向她。

其中來自山東沈氏

的《西洋戰艦集》最為讓宋時心動。

山東沈氏原本是主管山東到遼東以及朝鮮日本諸國的貿易路線的,因此家底頗豐,見識不凡。

書裡面清楚的描述了一場,幾十年前,西班牙戰艦和英國戰艦在大魏附近的海域激戰的場面,裡面數十條西洋戰艦栩栩如生,不管是建造方式還是火炮位置都值得參考。

大魏的造船技術確實還站立在世界之巔,但是和西洋人的的區別卻並沒有那麼大了。

西洋人國小民寡,競爭激烈,為了應對全球通航運貨,以及面對加勒比海和南洋日益嚴重海盜問題,不得不對海船進行全面的升級,不管是載貨量,運行速度,還是防禦攻擊方面都精益求精。

最新小说: 父欲(H)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