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雖然討厭安南,但是也不得不感慨一句,它的時機永遠挑的那麼恰當。
這察言觀色的本事,大概也是大魏周邊小國能屹立不倒的本能了。
再早半年,宋時就直接帶著胡泉下南洋去收拾安南了。
再晚半年,中原也大部分平定,那些在血火中歷練過的將士們也正裝滿了開疆擴土的心氣,正好適合裝過去。
偏偏是現在,宋時人手都拉滿了,在各地平衡,短時間內還真的一下抽調不出人手,去收拾安南。
硬槓是不行了,大魏前期的教訓歷歷在目,她可沒有六百萬兩白銀去浪費在這個地方,也沒有派21萬騎兵翻山越嶺的打算,更沒有足夠的補給可以消耗。
按照石香海和嘉娜的消息:
荷蘭東印度公司支持阮氏,西班牙則助鄭氏鑄炮,日本朱印船介入占城與荷蘭聯合獨占安南大部分的糧食。
當真是好熱鬧的一副場面,簡直當大魏是死的!
宋時的眼神從占城落到了後面不起眼的涼山上,只剩下那個被擠兌到山上的高平莫氏,嘉娜在發現西方插手的時候也往高平莫氏安插了一些人手和小批量的火器,只是當時還沒摸清楚情況,並沒有多聯繫。
高平莫氏雖然地盤已經只剩下不起眼的一小塊了,但是怎麼也算是安南正統勢力,被大魏冊封過的朝貢國,最後剩下的地盤也剛好和廣西交界,兩廣總督那邊也能使得上力。
持久戰是絕對不能打的,簡單粗暴的平推只會兩敗俱傷,宋時沒有時間浪費在這上面。
那麼速戰和扶持代理人以及用跨越科技樹的火器進行降維打擊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既然阮氏和鄭氏雙雙都停了對大魏的糧
食出口,有錢都不肯賺,那宋時自然也不能便宜了他們,剛好最近整頓市舶司,所有運往安南的貨物,不論貴重與否,全部收稅30%,鹽茶等貨物,無論走陸路還是走海運,統統翻倍。
既然不想做生意,那就全都別做了。
剛好也可以扶持高平莫氏,由安南正統勢力主營大魏貨品也算相映得彰。
不過現在的高平莫氏只能算個騎牆派,一邊對大魏稱臣、一邊向後黎朝納貢。
高平毗鄰廣西龍州,能控制滇越商路隘口,境內有鐵礦,宋時這邊的援助也可以用鐵礦換取部分回報,不算空手而去。
況且有了高平做基地,剛好也可以讓宋時試試自己的那粗糙的金融手段,是否能攪動安南這一池渾水。
由於朝貢制度的輻射,儘管東南亞各地並不承認,但是大魏認可的貨幣一向在南洋都是極為暢銷的,尤其是永輝年間發行的「永輝通寶」相比金銀這樣的貴重金屬,大多只是在富商和大宗交易時使用。
大魏附近的小國平民大多是以物易物,或者是銅錢的方式交易,才是主流,尤其是大魏出品的銅錢,由於銅含量高,技術精湛,印刷精美,在大魏周邊更為通用。
曾經的日本就幹過用大量的白銀去兌換大魏的銅錢舉動,然後用大魏的銅錢在日本本土當國家貨幣使用。
在海量的白銀通過航海貿易進入大魏之後,大魏的白銀一時之間變成了不受控制的通用貨幣,銅錢的使用量反而大幅度降低了。
不過導致的後果就是:通貨膨脹!
而且是南邊通貨膨脹,北邊通貨緊縮。
而銅錢遍布大魏周邊的小國被日常使用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後果就是:
在寶鈔變成廁紙以後,不管大魏印刷多少銅錢。
永遠!永遠!供不應求。
大魏差點被整成銅錢輸出國,不得不出定法規不許銅錢出海。=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C.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