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層層遞進的島鏈,既阻止了風暴和大陸架衝撞的地震蔓延到帝國的深處,也讓海洋的探索變的如同搖籃,太平洋的邊疆到印度洋的側畔,船隻都可以在附近的島嶼上歇息停靠,而不必害怕迷失在無邊無際的海洋之中。
這個搖籃,同時也成為了禁錮的枷鎖。
因為帝國過於早熟,世界的發展又過於的緩慢,當帝國巡視一周,發現一片荒蕪中只有自己是唯一的文明時候,它錯誤的選擇了沉睡。
然而,不管帝國的先發優勢多麼明顯,這終究是一個黑暗森林的世界,藍星的資源是有限的,互相吞噬是生物的本能,只有一直保持在最前列,才能避免被吃的命運。
一旦落後半步,你就能感受到身側虎視眈眈的目光和滴血的獠牙。
區別只在於,對方想什麼時候吃你。
帝國的邊疆永遠在刷新野蠻人。
停下,就是死亡。
而宋時來到這個世界,或許就是為了喚醒這個即將陷入沉睡的帝國。
-
宋時一邊處理著手頭上從京師遞過來的文書,一邊盤算著手上的資源,眼看著大陸統一的進度已經邁向了60%,她不可能讓自己折戟沉沙在資金不足上面。
而其他的地方,暫時也挖不出更多的資金了,現在帝國還未收回的疆域,即使光復,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基建才能恢復元氣。
日本的金銀山是德川幕府最後的支撐,短時間內,大魏的精力是空不出來打一場跨海之戰了。
直到看到龔敬轉給她的一封關於鄭一官的信件的時候,宋時的目光不由一頓。
信件上面說道:鄭一官在打探京師的消息,似乎是想要重開市舶司。
宋時的目光的落到了沿海。
帝國的中心永遠是資源和人數最為集中的地方,然而一旦出現危機,也是最快出現撤退的地方,撤退的方向,自然也是從中心擴散向邊疆。
就像是宋時曾經想去的安南,卻最終抵達的遼東以東,或者是沿海的兩廣和鄭一官出生的閩地。
因為地處帝國邊疆,遠離紛爭,受到的戰亂衝擊較小,依託海洋,自然還有後路可退。
尤其是宋時在大琉球親身經歷過的,航海貿易的暴利。
僅僅是一艘從南洋回來的船隻,如果停靠在兩廣海岸,那麼就是要給石香海繳納1500-3000兩的過路費,而如果是經過琉球海峽的船隻,還要給鄭一官繳納1000-2000兩不等的過路費。
在宋時調停前,這些海船都需要繳納雙份的過路費,而在宋時調停後,只要擁有一方的過路令牌,即可免去重複繳費。
當然這些都是私下的黑船,如果是停靠在大魏月港合法船隻,那麼每艘就只需要繳納10到30兩不等的稅餉。
合法船隻和黑船的比例一向都是5比1左右。
鄭一官和石香海,兩個人憑藉紅旗幫壟斷南洋貿易多年,說一句富可敵國可一點都不為過。
想要收攏海權,這兩個人也是越不過去的一個門檻。
他們雖然忌憚宋時的火器和官方的身份,但是如果宋時逼的狠了,他們也必然會反,大魏海上貿易的線路還得靠紅旗幫看顧著呢。
市舶司,的確迫在眉睫。
但是卻不能由鄭一官開。
如果開了市舶司,因為挨著月港,第一首選就在閩地,那可是鄭一官的老家。
宋時的眼神緩緩從月港上面移開。
既然要開,那就別單放一個地方。
宋時在地圖上的寧波、泉州、大琉球、瓊州以及廣州五地畫下五個點。
她自然不會忘記,七下西洋卻最後消聲滅跡的原因。
自古以來吃獨食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哪怕是皇家。
既然要開,那就將全部的利益集團全部綁上船!
一個都別想走!=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C.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