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她在想,即使這一戰功敗垂成,她也要以掌門的身份,要她的名號與巨闕並列、橫於史冊上。
彪炳史冊,亦或遺臭萬年。
都無妨。
又或者,她真得在想——以一己之身,承蒼生劫。
若是撐不過去這次的量劫,那麼就以她的死亡、為這場劫數畫上終點;如若功成,付山作為逢劫之人,度過的這場「天劫」、前所未有。
她將成就化神。
摘星樓卦修有成就化神的方式,同為四宗之一的巨闕派陣修當然也有。
無人知道付山是怎樣想的。
她將南方推入深淵、以求自身脫困,而南方的蒼生銅爐陣,同時也困住了她。
付山從狹窄的牢籠中,來到了更為寬廣的牢籠。
她對南方萬民,究竟是怎樣的漠然、憎恨、算計、憐憫,無人知曉。
隨著掌門繼位大禮的結束,參與了這場典禮的人、回去之後都有些沉默,尤其是三宗。
或許是兔死狐悲、唇亡齒寒。
巨闕派的衰敗,使修士心中敲響了警鐘——這般龐然大物,都會因黎城那些、原本是「凡人」的修士受到威脅。
若凡人有樣學樣,都如同黎城般,衝擊修士世家、門派,又當如何?
更有甚者,因這一場祭天禮,扭轉了對巨闕派的看法——
「都是前任巨闕派掌門不作為,擔不起大任,如今換了一個新的掌門,此人豪情壯志、心懷萬民,只是生不逢時而已。」
「難道黎城當權,就會比付山做得更好嗎?」
那一句「勿累萬民」,傳遍了南方。
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巨闕派這位新的掌門。
久被壓迫者,總是期待著上位洗心革面。
而付山的行為,無論是別有用心、真心實意、另有所謀,總之,似乎與以往巨闕派大不相同。
「咱們宗門,終於出現了個好的掌門啊!」
「說如果天道想要懲罰萬民,她願意為咱們擔下罪責;如果錯在巨闕派,希望不要懲罰南方的百姓呢!」
「哎……都是上一任掌門的錯,現在他死了,說不定好日子快到了。」
「呵,黎城也是一群修士,就算現在這幾個人,還念及咱們凡人的生死,等著幾代傳下去、也早晚得和巨闕派一樣!」
「哪能有個好啊,都一樣的。」
……
都一樣的。
祝無邀深以為然。
百姓的生活,依賴於上頭是不是「仁主」,若不是、那就得自認倒霉。
就算改朝換代,可上下之間的壓迫不會變。
並且,由於仙凡之間、有絕對的力量碾壓,無法以人數彌補,所以前世的經驗,無法套用於修仙界。
正因如此,祝無邀才會在這些年裡,在各地為黎城的崛起、牽橋搭線。
因為只有黎城當權,「凡人殺死有仇仙人則入道」,這一條才會在天地秩序重構時、保留下來。
如果最終的勝者是巨闕派,那麼入道的方式、依然只有「是否身具靈根」這一條。
祝無邀對黎城充滿期待。
卻又沒有太多的期待。
她也同樣認為,幾代傳承下去,這樣的龐然大物、很難持有初心。
所以,必須要為凡人、留下這樣一條路。
「有些出人意料,你們三宗、居然願意支持黎城,而不是維護你們修仙者階層的利益。」
顧亦觀放下手中的筆。
她轉了下手腕,說道:
「宗門的昌盛輝煌固然重要,但三宗不是你話本中的反派,在有選擇的前提下,也許你不相信……但作為掌權者而言、我們是希望治下凡人,能夠安樂繁榮的。」
「我相信。」
祝無邀繼續說道:
「但你們做錯事的代價,卻需要凡人來承擔,你們只需要背負罵名就夠了。
「到時站出來說幾句慷慨激昂的話,就算惡名加身,旁人也會說你有氣節。」
第589章 蒼生應劫
祝無邀看向手中的《萬卷書評》,無盡相展開。
有些沉默。
「看到了什麼?」
顧亦觀不動聲色地問道。
「我看到,無數江湖義士雲涌而至,欲助黎城一臂之力、共抗巨闕派來敵。
「也有人怒罵,說黎城是一群亂臣賊子,是天下動亂的罪魁禍首。
「我看到有人趁生死存亡之際、效忠巨闕派,想要賭來錦繡前程,而付山禮賢下士,許以長老位,欲伐不臣……」
山雨欲來風滿樓。
無數散修匯聚於南方。
唐辛於黎城門前勒住韁繩、駿馬揚起前蹄,揚起了灰塵,高聲道:
「聽聞黎城危難,特前來相助!」
本以為需要先自證身份,非巨闕派奸細之後、才能夠入城,沒想到城樓之上,卻有人識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