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1 / 2)

「大王,不只是糧草,曬鹽法成功之後,前幾年的鹽利都用於開發遼東了,目前鹽的產量已經大大提高。

未來遼東郡將會有大量的鹽產出,大王是決定讓商隊過來買鹽,還是先轉運到并州?」

過去幾年,昭國主要是開發的一些鹽礦,產量雖然能自給自足,但肯定比不上在海邊曬鹽法來得產量高。

楊秋其實一直希望遼東郡這邊的鹽產量儘快提高起來,不然地盤擴大之後,到時候鹽鐵這種剛需就要被人所掣肘了。

只是,方法有了,地盤也有了,但這不代表產量就能提高起來,因為熟練的工人需要數年的培訓,建立一個工坊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上上下下井然有序。

所以遼東郡的優勢直到現在才顯露出來。

「兩者都需要,未來幽州、并州都將需要大量的鹽,并州的產量支援不了幽州,所以到時候幽州的發展就需要依靠遼東。

而若有商隊想要過來購買食鹽,當然不需要繞遠路跑到并州那邊,到時候讓他們直接來遼東郡這邊購買就行。

不過,既然鹽的產量已經提高了,想必南邊也會有商人來,南方之人善水,如今沓津的造船廠進行得怎麼樣了?

未來我們的商隊完全可以從大船出發去南邊,南邊的商隊也可以開船過來,到時候很多交易貨物都可以運送在船上。

這要比陸路運輸實際上更加便捷,所以現在應該大量發展船隻。」

楊秋這次來遼東郡考察的一個重點任務,那就是去沓津看看造船廠的成果。

當年蔡邕幫忙送完那封信之後,南邊的那些士族豪強早就和昭國這邊建立了商貿往來。

所以楊秋要的造船工匠也獲得了些許人,最後這群人在遼東郡安家,然後在過去幾年建立了一個造船廠。

據說目前已經造好一些船了,但楊秋沒有親眼所見,所以她想去看一看。

鄧廣自然在接下來的幾天帶著楊秋去往了沓津,那裡是一個深海良港,南方已經有船隻在過去幾年從這個港口上岸了

所以這個地方也開始漸漸變得繁華起來。

而在這個地方,楊秋也親眼見到了鄧廣在信件所說的一百米長的船,讓人有點震撼,又有點欣慰。

按照目前的技術水準,製作一百米長的海船,高度幾十米,其實已經不算是稀奇事了,因為南方的海運非常發達。

而一旦造船業發展起來,未來就可以遠洋貿易加上探險了。

花了這麼多的時間,投資了這樣大的人力物力,總算成果沒有白費。

楊秋的心情有些激動,在她決定親自上船想要體驗一番的時候,有一個意外的人前來拜訪了。

第126章

來人是東漢名士王烈,現年剛好五十歲,乃是青州平原人士。

其師從陳寔,也就是陳群的祖父。

陳寔德高望重,名傾天下,他的這位弟子王烈亦不遑多讓。

王烈以品德高尚、善於教化百姓而聞名於世。

其學成之後,便在平原開設學校,廣收弟子,進行教化。

最新小说: 《骑虎》 狠辣小少爷被疯批疼爱(双性) 【快穿】神明与蜜糖(np) 嫁給病弱太女A後 這是誰家的小狼崽呀[快穿] [咒回同人] 棉花小貓可以統治咒術界嗎 神醫在男團選秀鯊瘋了 《避风港》 【总攻】拯救被肏烂的天之骄子 双性美人的yin乱合集(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