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地鋪,太難受了。」余大嫂道,「我是鄉下來的沒有錯,可我在我娘家也不是總是打地鋪的,我有床睡的。要不是我們家條件還可以,你當時也不可能娶我。」
下鄉的知青為了少吃苦,他們娶當地的姑娘,他們也是看當地姑娘的條件,那些女知青也是,嫁娶的對象一般都不會太差。少數嫁給特別差的,這裡面有其他的因素,有的是被強迫的,還有的是自食惡果的。
「不就是做包子饅頭嘛,哪裡有那麼複雜的。」余大嫂道,「面團發酵,我們多做幾次,也就能把握好。」
余大嫂絮絮叨叨的,余國超認真聽,兩個人一致決定得問蘇亞梅,他們不想在蘇家多待,不想受苦。家裡有好好的床鋪不睡,非得來蘇家打地鋪,還要欠人情,太難受了。
蘇亞梅知道余國超夫妻的那點小心思,她把調味料明明白白地擺放在那邊,同樣的調味料,加的量不一樣,先後順序不一樣,都可能有差別。
當余國超問調味料的時候,蘇亞梅直接讓余國超看,「你們拿著筆記下來,什麼牌子的,什麼樣的,都記下來。我們就是用這些調味料,沒有用別的調味料。這種的是草果,不是罌粟,讓人上癮的東西不能用。別怪我沒有告訴你們,用料都得用好的,不能用太差的。」
蘇亞梅夫妻去買調味料的時候,別人還給他們推薦罌粟殼。蘇亞梅夫妻沒有買,他們認識草果是什麼樣的。蘇亞梅夫妻聽余國超夫妻準備記下來回去學,蘇亞梅很高興,他們快點回去吧。
早餐店本身空間小,擠四個人,太擁擠了。關鍵是余國超夫妻做的還不行,蘇亞梅夫妻不需要余國超夫妻幫著幹活,真讓余國超夫妻幹活了,蘇亞梅夫妻不給錢還會被人說。
「你們回去試一試。」蘇亞梅道,「小姑的廚藝還行,你們要是做不好,可以讓小姑看一看,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有沒有可改進的。」
第54章 受傷 都嗅到藥味了
「我們有跟我媽學的。」蘇亞梅解釋, 「我媽做的包子饅頭還不錯,我也算是遺傳我媽的。我們夫妻兩個人跟人學,也學了一段時間, 花了錢的。能做成這樣, 算這錢沒有白花。你們試一試, 萬一能行,也能開個早餐店。一開始,你們推個車出去賣,或者是挎著竹籃叫賣, 我們就是這樣的。情況好了,這才開店。」
蘇亞梅對店裡的生意情況很滿意, 後面都比開業那一天賺的多,也比他們走街串巷賣得好。大家知道他們在這裡開早餐店,知道地點了,可以直接過來。很多人早上出來買菜會買去家裡,還有人早上去上班,直接買了在路上吃。
「我們這邊的人上班的多。」蘇亞梅道,「我不知道你們家那邊的情況,反正試一試,不行的話,還能做別的事情。」
蘇亞梅讓余國超夫妻記錄,余大嫂還去翻看那些調味料, 生怕漏記了。蘇亞梅看到余大嫂的舉動, 心裡清楚余大嫂是覺得他們藏私了。蘇亞梅心想這有什麼好藏私的, 外面也不是沒有好吃的包子,還是得看做包子的用心不用心。
建築設計研究院,蘇雪晴把鴨嘴江的資料都整理出來了, 中間亂記錄的資料也在。亂記錄的資料有另外標記,有點學識的人一看就能看出問題。一疊一疊的資料,都快有半米高了,另外還有別的資料。
蘇雪晴還沒有把橋樑的設計圖畫出來,哪裡能這麼快,要根據很多材料才能設計的。她要是立馬就畫出來,她自己都覺得有問題,更不要說郭教授那些人。這不是趕速度,速度再快都沒有用,蘇雪晴沒有天才到一去勘測情況,所有的現有的數據和歷史數據都在她腦子裡,她一下子就形成方案,她不是AI,AI也沒有那麼靈活。
「這麼多資料?」韓芳看到了蘇雪晴抱來的資料。
「不只是這些。」蘇雪晴道,「還有地方志沒有拿過來。」
「你這是找了多少個地方要材料的?」韓芳問。
「能找的地方都去找。」蘇雪晴道。
「他們願意給你材料?」韓芳問。
「嘴巴甜一點。」蘇雪晴道,「有公文,別人都不會刁難我們的,都會配合的。」
蘇雪晴過去的時候還有帶上一點禮物,這禮物不是建築設計研究院出錢,是蘇雪晴自己另外出錢。禮多人不怪,禮品的價格不算很高,但是人家瞧了就心裡開心。
這是蘇雪晴自願花的錢,她沒有找領導報銷,這也不適合報銷。
「一點小禮物,不用多貴重。」蘇雪晴道,「手裡有錢買點,沒錢,就算了。」
別人不是都認識蘇雪晴的,他們不知道蘇雪晴背後有誰。蘇雪晴也不可能上去就跟說她是誰家未過門的媳婦,讓別人要幫襯她。蘇雪晴前世工作過,她知道要怎麼做。
這個時代的人不大敢大貪的,但也會占一點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