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明月營造的那點兒溫情登時全沒了。
抬起頭憤憤:「娘——」
周氏忍著笑:「有事兒就說,娘長娘短的,還當你是離不得奶嬤嬤的小兒。」
明月一骨碌翻起身,對著周氏「哼」一聲走遠了。也就幾息的工夫,又快步從外頭折回來,扒著西廂的門縫,探出半個腦袋賊兮兮問:
「明兒夏節,晚上有燈會,攤販肯定不少。我想要哥哥去歲帶回來的夏至蛋和豌豆糕,行嗎?」
這夏節也稱夏至;
是南晉民間較為看重的四時八節之一。
這一日入夜後,建康城內便會有一場盛大的燈會,上至公侯下到百姓都會祭拜神明。年輕些的姑娘小爺們,若兩家已經定下親事,或是八字一撇,便會贈扇贈花,擅長女紅的還會送一隻親手做好的脂粉囊。
三太太不由氣笑了。
旁人家的姑娘都在春心萌動;
她家這個,眼裡只看得見夜市上的吃喝。
周氏抬手,衝著明月丟了兩顆榛栗過去:「想吃什麼,明日自個兒去買,少使喚你哥哥總跑腿,他得備著嶽麓書院的入學試。」
虞明月驚喜地瞪圓了眼:「我能去夏節上逛夜市?」
周氏輕哼一聲,似笑非笑道:「大姑娘明日約了人,不好單獨去,你且陪著她。」
第12章
夏節上,百官休沐三日,以期消暑避伏,祭祀神靈。
民間的夏祭要更為熱鬧一些。
百姓們剛過麥收,心中歡喜,又期盼著下一輪的「秋報」,免不得要誠心實意地拜拜農神,將燈會慶典辦得更喜慶些。
今年可是天賜的豐收年。
聽採買回來的宋炊子說,街市上比往年都要裝點得闊氣大方,商販亦多出不少,人還在西街,遙遙就能聞到東街那竹筒粽子、炙脆鵝的鮮香了。
明月聽咬金忽悠的天花亂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祝嬤嬤笑呵呵從外頭進來,銀托盤上盛著一小碗面:「來,冬至餃子夏至面。姑娘吃過這碗涼麵,也不耽擱與大姑娘去逛燈會。」
虞明月瞧著不過兩三口的份量,知道是祝嬤嬤有意給她留著肚子,嘻嘻笑著接過來。
咬金在旁冷不丁問:「大姑娘是去見七……咳。那姑娘呢,總不能一直干杵在兩人中間。送螃蟹的那位,也沒再帶信兒給姑娘?」
明月將最後一口面吸溜進嘴裡,帕子沾沾嘴,又啜一口消食兒茶。
「既然知道只是個送螃蟹的,夏節這樣的日子,怎麼好湊到一塊兒去。我瞧著,你怕是又皮痒痒了?」
虞明月遞了個眼神過去,咬金連忙縮著脖子告饒。
漱玉無聲嘆一口氣。
昨兒夜裡姑娘去太太那裡,順道聽了一嘴寧國公府的閒話。
自打謝二爺回京,一眾高門多有結兩姓之好的意願,屢屢試探不止。寧國公府到底與旁的公侯不同,手裡握著五萬北府兵,陛下不放心,索性親自過問了這門婚事。只是,宮中近日連番相看的世子妃人選,竟沒有一個叫謝二爺點頭的。
姑娘聽過這些,哪裡還肯跟謝西樓有什麼瓜葛呢。
漱玉這裡為主子發愁,虞明月卻沒事人似的,在屋裡頭轉悠兩圈,坐在了妝鏡前。
「今晚燈市人多,大姐姐才是要盛裝打扮的那個,我這裡就簡單些,髮髻簪釵以輕快為主……哦對,再換一件腰身寬鬆些的碧紗衫子,鬱金長裙,到時候好悄摸敞開了吃。」
漱玉:「……」
真是多餘擔心姑娘的。
兩個丫頭復又笑笑鬧鬧,幫著明月選了兩條紅頭須,梳了個左右對稱盤成環的雙鬟髻。見實在素了些,又給插上一對兒不算招眼的梳篦。
等到收拾妥帖,時辰也差不多了,虞明月提了裙角就往明澤那裡去。
出乎意料的,明澤今日竟沒做特意打扮,連身上的褙子都比平日裡暗了一個色調,顯得人又添幾分穩重。
明月上了馬車,細細打量半晌,以鸚哥兒團扇掩著唇低笑:「大姐姐這般肅著臉,倒像是去滋事。莫不是連一柄扇子都不打算贈人家?我這兒倒還帶著一柄二哥哥新送的,大姐姐可要拿去?」
虞明澤被妹妹揶揄打趣,只好無奈答:「先前制過一柄書畫紈扇,今日帶在身上,五妹妹別笑話我了。」
明月一聽這話,上手就去撓著明澤痒痒,非要看那扇面。
明澤實在鬧不過她,邊笑邊戳了戳妹妹的額角,到底還是將紈扇取出來遞了過去。
扇面是虞明澤親筆畫的。
只是畫作不像明月設想的那般小意溫柔,沒有花鳥松竹,也不見窈窕仕女,卻是一副「姜太公插下杏黃旗,龍鬚虎九拔不出,跪地拜師」之作。
扇面的右下角,還用筆題了「豫樂通達」四個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