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点了一下屏幕上的按钮,内网加载的有些慢,屏幕中央的圆圈滚了几轮后,屏幕上才姗姗加载出了这份尘封了十年的卷宗。
夏日潮湿的微风带入屋内,吹的人懒洋洋想要入睡。吴越办公室窗边的风铃被吹得叮叮作响,似乎在提示着屋内的人盛夏已至。
蒋磬的眉头慢慢锁住,他的眼睛紧盯住显示器,屏幕反射的蓝光映照在他的脸上,衬得他的表情愈加严肃。
——卷宗上从头到尾列出了十二个孩子的名字,就连那个意外也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而沈逾之的名字却不在这十二个受害者中。
蒋磬心中没由来地泛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失望。
第18章 争辩
18
“为什么卷宗里没有沈逾之?奇怪……不可能啊,当时警方没有向社会公布过细节,连我都仅仅知道一些细枝末节。他既然知道案子那么多细节,不是当事人难道还能是犯人?”
蒋磬皱眉紧盯住屏幕上的电子卷宗,又从头浏览了一遍,却仍旧同吴越说的那样,上面并没有沈逾之的名字。
“他当时才十四岁,刚上初二,”蒋磬在吴越身边坐下,指尖顶在太阳穴上,闭上双眼缓缓说道:“没道理是共犯。犯人逻辑缜密,行动力极强,这不应该是一个十四岁孩子所能做出的事——而且那伙人不都被吴叔叔亲自抓进去了?”
吴越却对蒋磬的观点不是很认同,他食指蜷起轻叩了两下桌面:“可他是沈逾之,从最一开始我们接触他开始,他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从他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他从小就是个早慧的人。如果犯人有心掩饰,再加上大多数人都抱有和你类似的观点,如果他真的参与到了绑架案中,并不是没有逃离法律制裁的这种可能性。”
“j国著名的少年a案件,a第一次犯下命案的那年,他也是十四岁。”
他侧头看向身边的蒋磬,蒋磬没有回答,只是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不觉得你一碰到沈逾之的事,就失去了你一直引以为豪的理性判断能力吗?”
蒋磬不买账,回敬道:“你也一样,你没发现你一直对沈逾之抱有莫名其妙的敌意吗?”
“难道他不可疑吗?从你见到他的第一面,他在干什么?就算你信了他的解释,那后面发生的事呢?笔录不说实话、隐瞒和林雨深的关系,甚至他口中十年前被绑架的真实性都存疑。”
“在现场时候他的措辞——蒋磬,我不相信你没有注意到,他对于杀害杨远的凶手的描述上用到了‘职业素养’一词,他潜意识中就将凶手划在了职业杀手这一范畴,这是一般人能有的第一反应吗?他怎么会如此笃定那就是职业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