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里是正在冒泡的燉魚,岳寧拿起筷子跟彭廠長他們說:「我考慮慧文姐姐的口味,做了微辣口味的。」
「很好吃,特別好吃。你們這裡的菜,鮮是鮮,但是對我們這種吃慣了辣口的人來說,吃一頓兩頓還能行,吃久了就想老家的菜了。成天就拿著辣醬,榨菜下飯,也吃不下去啊!」
「理解,特別理解。我家裡也常備油潑辣子。我從小在西北長大,咱們西北吃得又酸又辣。我在家也是時不時做一晚漿水面。」岳寧揭開砂鍋,「來來來,吃魚,這魚里我加了番茄,帶著點酸。」
鍋里的魚,魚身完整,表皮被煎得金黃,西紅柿已經燉得軟爛,湯汁紅亮濃稠,咕嘟咕嘟冒著泡,啤酒裹挾著魚肉的鮮香、辣椒的辛香與番茄的酸甜,如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眾人的嗅覺神經。
大家的筷子伸向這條魚,彭廠長夾起一塊魚肉,咬了一口,鮮嫩細膩的魚肉入口即化,一邊咀嚼,一邊含糊不清地豎起大拇指,「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吃過麻婆豆腐和辣炒田螺的其他桌客人,光聞到這個味道,就知道有多好吃了。可惜啊,沒這個口福了。
岳寧站起來跟大家用抱歉的語氣說:「等春交會過了,我抽時間把這幾道菜教給江叔,讓他給你們做,好不好?我最近實在太忙了。請大家見諒。」
見小姑娘這樣客氣,有人就說了:「小姑娘……」
他剛出口就被人打斷:「人家是老闆。」
「同志,叫我『小岳』,大家都這麼叫的。」
「小岳,那我們等著了。」
「好的,好的。」岳寧笑著說,「您走好。」
崔慧文看著岳寧,見她對待這家店的客人,就跟對待自家店裡的客人一樣,不禁笑了起來。
今天她臨出門接到岳寧的電話,請她帶兩大包港城的糖。
要是別人叫她帶這麼兩大包糖,她一定會覺得那人有病,讓自己給她拎兩包糖。但是寧寧就不會,好像就那麼自然。
就像寧寧幫她出主意,改配方帶著崔記走出困境,寧寧對她的那些朋友也一樣,她每次回內地,都會背布料、衣服、糖果這些對她來說不值一提的東西回去。她說這些都是內地的朋友讓她帶的。
這姑娘能被港城上上下下都喜歡是有原因的,在富豪圈,風度涵養一樣不缺,混得如魚得水,在市井裡,言語活潑,又能跟人打成一片。
慧儀說,寧寧就是以誠待人。
現在寧寧正在跟他們聊這個豆瓣醬的事,崔慧文嘴裡的魚肉,鮮香帶著豆瓣醬的醬香。
這個香氣告訴她,這是一個好生意,她說:「行,我抽空去趟你們廠里,好好看看。」
這句話讓彭廠長喜出望外……
第236章 何運邦的新婚
改革開放後,隨著人員流動日益頻繁,有兩種調料脫穎而出,成為了新晉國民調料。
其一,是來自粵省的蚝油;其二,是源自川省的豆瓣醬。
炒菜時,若是帶醬油的菜品,必少不了一點蚝油提鮮;而做帶辣味的菜餚,不少廚師都會選擇用豆瓣醬來增添風味。
這豆瓣醬市場前景,確實很好。幾個人一起商議之後,兩家設想建一家合資廠。由岳寧提供配方給崔記,合資廠則負責生產炒制後的成品醬料。
一頓飯的工夫,合作的基本框架便敲定下來。
岳寧送崔慧文到粵城賓館後,返回何家。踏入大門,只見董大廚正拿著搪瓷茶杯喝茶。
「董大廚,您在這兒呢!」岳寧笑著打招呼。
董大廚起身相迎:「我來找你,想請你幫個忙。」
岳寧請他坐下,說道:「您說吧,只要我能幫上忙。」
董大廚面帶笑容,緩緩說道:「我把錦瑩這些年的情況跟我大哥講了,他很擔心錦瑩。可畢竟她在台灣長大,我們在大陸,大哥怕錦瑩一時無法接受我們三個。他想讓我去看看錦瑩,又不想過多打擾她。思來想去,覺得找你幫忙比較合適。你看能不能給我弄一份邀請函,我以交流的名義去一趟港城,親眼見見錦瑩,我就心滿意足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