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嘗就知道了,你們家的豆瓣醬,做得可真地道。」
岳寧倒了菜籽油下鍋,油溫升高後,她把從農產品櫃檯上拿的花椒粒撒進去,花椒粒在熱油里翻滾,岳寧撈出花椒粒,把小半碗肥豬肉末倒進去煸炒,炒到肉末散開,微微焦黃,再把另外一半牛肉末加進去炒。
正宗的麻婆豆腐要用牛肉末,岳寧上輩子琢磨很久後,決定用肥豬肉末和牛肉末混合做麻婆豆腐。
這樣既有豬肉的油潤柔軟,又有牛肉的酥香。
她不僅把豬肉末和牛肉末混合的方法用在麻婆豆腐上,還用在了做義大利肉醬上。
兩種肉末混合炒散,炒出油脂後,她加入切好的豆豉碎粒,在肉末中炒出香味。
一勺炒好的豆瓣醬進去,翻幾下,再加入一勺高湯,鍋里的肉末隨著紅油翻滾,岳寧將雪白的豆腐塊倒了進去。加入調味料後,她握著長柄勺沿鍋邊緩緩推轉,豆腐在紅油鍋里轉動,正所謂「千滾豆腐萬滾魚」。她蓋上鍋蓋,讓豆腐入味。
岳寧拿起一個碗,倒入一勺紅薯澱粉,用水化開。
鍋蓋揭開,濃郁的香味已經瀰漫了整個店鋪,岳寧往鍋里撒上清蒜末。
麻婆豆腐的勾芡特別講究,要分三次勾芡,第一次勾芡,讓豆腐的汁水濃稠,推散豆腐後,再勾第二道芡,這一步可以讓汁水裹住豆腐,第三道芡汁,讓豆腐被汁水裹住的同時,又能成為主角,不被汁水困住。
岳寧把油潤紅亮的麻婆豆腐裝了一個大盤。
江叔這裡做早茶,多是小碟子,剩下的豆腐,她裝了六小碟,跟芳嬸說:「芳嬸,這幾小碟豆腐請其他桌的客人嘗嘗味道。」
「好。」
芳嬸先把麻婆豆腐給他們那一桌上了,再給其他桌也上小碟子:「送給您嘗嘗。」
準備炒田螺的岳寧探出頭來,跟他們那一桌說:「你們千萬不要等我,趁熱吃哈!」
他們那一桌的四川客人,出來已經半個多月了。以前工廠輪不上參加交易會,都是進出口公司代表。
今年開始各家生產企業也可以報名,他們是第一次參加,沒做好思想準備。剛來前幾天還好,粵省的菜雖然清淡,但是鮮美啊!可真吃多了,時間長了,他們就瘋狂想念家裡的味道。
這會兒一盤紅油裹著豆瓣酵香的麻婆豆腐端上來,大家直咽口水。
聽岳寧這麼說,彭廠長拿了一個小碗,用勺子打了兩勺麻婆豆腐說:「那就別客氣了,給小岳留兩勺,我們吃吧!」
彭廠長的話如同一聲號令,幾個人都把勺子伸進盤裡,一勺豆腐滑進嘴,彭廠長眼睛倏地亮起來。滾燙的豆腐先是燙得舌尖發麻,緊接著花椒的辛香從舌根竄上來。豆瓣醬的咸鮮混著肉末的油香,太香了,太好吃了。當然,要是能再辣一點點就更好了。
彭廠長覺得不夠辣,崔慧文卻被辣得低頭吃了一口清淡的腸粉。腸粉沖淡了辣味,讓她嘗到了鮮香,她還想再吃一口。
她一口麻婆豆腐,一口腸粉。她在春交會上嘗過這家的豆瓣醬,確實味道不錯,但絕對沒有像現在這樣,好吃到讓她冒著辣也要繼續吃的地步。
「能不能給我們也炒一盤,我們拌飯吃?」邊上一桌客人只有那麼一小碟,一個人吃一口,哪裡能過癮。
「我也要。」另外一桌的客人也說。
還有一個客人說:「小姑娘,你這個手藝比福運樓的廚子還好了。我可是聽說,福運樓跟港城合資了,以後就是合資單位了。阿江,以前不是福運樓的嗎?帶著你家姑娘去福運樓,你不進去不要緊,讓孩子去福運樓,不能浪費了她的手藝。」
聽見這話阿江大笑起來:「我哪兒有福氣有這樣的女兒。這是福運樓的港城老闆。」
「啊?這個小姑娘就是福運樓的港城老闆?這也太年輕了吧?」
阿芳笑著說:「她今天借我們灶台請客,我可不好意思讓她給你們炒菜。」
岳寧舉著炒勺,探出頭:「特地炒菜是不會炒的,順帶請大家嘗嘗味道,還是可以的。我在炒田螺呢。」
原本吃得差不多打算走的客人,現在也不走了,阿芳又給他們上了紫蘇辣炒田螺。
粵城的客人吃得「斯哈斯哈」,但還是想吃。
阿江做著腸粉跟大家閒聊:「我下鄉前和她爸爸一起在福運樓。下鄉回來,沒工作,福運樓的老同事知道了,拉了寧寧來,希望寧寧能讓我早日回到福運樓,寧寧吃我做的菜,再看看我們夫妻倆都沒有工作,她跟我說想不想開了個小店鋪,我怕開店不符合規定。她幫我去問了二商局。二商局說讓我試試,才開了這麼一家店。肉啊!魚啊!都是有計劃撥給的……」
「可她才幾歲啊?這麼大的本事?」
「十九歲,生日剛過了半個月。」岳寧端著砂鍋出來,放到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