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還需要其他的嗎?」盧卡斯問道。
「就這些。其他的我自己帶了。」岳寧回答。
岳寧見邱春明和法國那位銷售經理朱利安交談時,臉上露出為難的神情,便用眼神詢問。
「朱利安說,他們很想拓展東亞業務,但是杜蘭德一直以來面向的是高檔餐廳。他們不會為了爭奪商超市場,而怠慢了高檔餐廳的客戶。」邱春明解釋道。
保羅接著又說了兩句,邱春明繼續翻譯:「保羅說,他們的鵝肝產業面臨困境。環保法規愈發嚴苛,西歐人工成本逐年攀升,即便東亞市場需求激增,他們的產能也難以跟上。而且他們雖然對東亞市場的消費能力感到欣喜,但也擔心鵝肝進入超市後,會對品牌形象產生影響。」
岳寧瞬間反應過來,當下柏林圍牆尚未倒塌,歐洲無法利用東歐的低成本優勢。上輩子,法國的頂級鵝肝大多來自中國和匈牙利。西歐經過多年發展,成本已然很高,再加上第二次石油危機引發的通脹,各行各業成本居高不下,且西歐發展禽類養殖,規模也受限。他們現在也只能先顧及以前的老市場。
岳寧邊吃甜品邊聽保羅分析鵝肝的市場狀況。
飯後,盧卡斯和保羅兄弟倆邀請岳寧參觀酒窖,岳寧欣然應允,跟著他們一同前行。遠處的葡萄園裡,工人正弓著腰為新抽的綠芽綁紮支架,身後是遠距離對準他們的攝像機。
岳寧對邱春明說:「你跟保羅先生說,對於鵝肝的生產,我有個想法,不知他是否感興趣。」
邱春明將岳寧的話翻譯給保羅和盧卡斯。兩人停下腳步,岳寧接著說:「我的餐廳分為三個檔次,寧宴、寶華樓和寧小廚。你們是不是可以設置一個專供中檔餐飲和商超的鵝肝品牌?所用鵝肝並非法國本土產的,而是來自低成本且地域廣袤、適合養殖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在國際上售價不高,但是銷量還是很不錯的。那裡養出的鵝,鵝肝品質或許比不上法國本土的,但用來供應商超和中檔餐館、製作鵝肝醬,應該足夠了吧?」
此時正處於全球化的初始階段,大部分企業家,尤其是像杜蘭德這樣的家族企業,還沒有全球化布局的概念。
聽完邱春明的翻譯,保羅點頭,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不過他也有所顧慮:「澳大利亞確實地域廣袤,自然條件適合養鵝。但他們更多是養殖牛羊,禽類產業規模較小。如果要在那裡發展,得從頭開始。」
「我們寧宴的禽類,基本上都是由中國內地供應的,內地供港的品質非常好。」岳寧看向盧卡斯,「盧卡斯吃過我們的乾坤燒鵝,他知道的。」
正是被乾坤燒鵝所驚艷,盧卡斯才邀請岳寧來法國:「沒錯。還有你們的鵝肝,與法國鵝肝不同,味道也非常好。」
盧卡斯不僅說了吃到的滷水鵝肝,還說了在港城吃到的其他禽類。
岳寧說:「主要是中國為了出口賺外匯,總是把最好的產品用於出口。而且中國有比較成熟的禽類養殖技術,尤其是在雞鴨鵝育肥方面。我又是用禽類量比較大的,我知道哪些養殖場品控好。」
「中國?」保羅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
岳寧也沒打算讓他一下子接受自己的觀點,此時已到酒窖門口,她說:「參觀完酒窖,我們一起聊聊我對亞洲市場的理解,如何?」
蔡致遠剛才就在想,按照這丫頭對內地的感情,她怎麼可能一開始就推薦澳洲?原來她是想先拋出這個話題,以免對方覺得她別有用心。
已到酒窖門口,管家推開厚重的大門,一行人連同攝製組走進酒窖。走過螺旋樓梯,他們進入微微潮濕的古老酒窖。剛進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架子,架子上按照年份存放著堆疊起來的瓶裝葡萄酒。
「這個酒窖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二戰期間,曾被德軍占領,所以這裡現存最早的一批酒是1946年的……」保羅介紹起酒莊的歷史。邱春明有時翻譯得不夠準確,岳寧連蒙帶猜,把勃艮第的分級體系、什麼是單一園等知識都講解清楚了。
邱春明又向保羅求證,保羅十分詫異,這個看起來過分年輕的女士,怎麼會有如此豐富的知識儲備?聽到保羅問出這個問題,岳寧笑著說:「只要是和吃相關的,我都願意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