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起往鴻安百貨走,鴻安隔壁,跟鴻安打了幾十年擂台的大新百貨已經關門歇業了。
「姨媽,你說英資百貨的名品是指?」
「Luxury。你知道嗎?就是……」
「高檔奢侈品?對吧?」
「對。」
「姨媽,英資百貨,面對的客戶是港城的富裕人群,而日資百貨則是面對港城的中等收入人群,鴻安大賣場則是面對普羅大眾。對不對?」岳寧問。
葉應漪覺得自己生怕孩子不是這個行業的,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孩子怎麼還問一遍,可不像是平時思路特別清晰,一點就透的寧寧,她還是點頭:「對。」
岳寧抱住葉應漪的胳膊:「姨媽,我們去前面聊聊。」
葉應漪讓兩位下屬先回去,岳寧說:「慧儀姐和我都想要進軍日本市場,想要吃一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湯。所以寧小廚系列,港式為基調,貼近日本人的口味。日資百貨來吃掉港城傳統百貨的份額,咱們就不能反向把貨賣給日本人。鴻安不是有全球採購六十多年的經驗嗎?我們不是跟全球各大廠商有很好的關係嗎?我們能不能拿到各大名品的工廠尾貨?」
「尾貨?」葉應漪笑起來,她就知道這個丫頭不會僅僅重複問,果然有好點子等著她,「我去參觀過好幾家廠商,這些廠商一般會在工廠里開一家倉庫店,賣這些尾貨,便宜的打一折,貴的也在原價上打三折。但是,大部分都是過季,斷碼的產品。」
「如果我們把鴻安轉型為專門售賣各種折扣名品的商店呢?」岳寧問葉應漪。
岳寧上輩子學商業運營的時候,就學過奧特萊斯這種運營模式,工廠折扣店這種形式早就存在了,但是真的把品牌集中起來,要到九十年代左右,真正飛速發展是九十年代中後期。
奢侈品對剛剛富裕起來的人群來說,是極度有吸引力的東西。
上輩子她玩珠寶,市場上有一類很高性價比的珠寶,就是日本八九十年代的珠寶,裡面不乏個大品質好的貨色。這些東西也從側面反映了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是如何瘋狂。
這麼一個國家,有大量的人一下子跨入中高產階層,對未來有無限希望的時候,怎麼能克制買買買的欲望?尤其是象徵著自己消費能力的奢侈品,買奢侈品變成了一種風潮。
「而且港城自身發展,市民也有這方面需求。」岳寧看著被日資百貨公司包圍的鴻安,「讓他們賺港人的錢,我們賺日本人的錢。這叫和氣生財。」
岳寧一語雙關,葉應漪舒暢地笑起來:「是啊!港城做這一塊有天然的優勢,箱包圍巾皮具之類的產品,日本大約徵收10-20%的關稅,在關稅基礎上,還有10%的消費稅,就是鐘錶這些不徵收關稅的產品,也起碼要徵收10%的消費稅。這些港城都沒有。就算是進價一模一樣的情況下,港城的價格至少比日本本土低10%-30%,中位值是20%。而且港城自身這塊也有很大的需求。日本人去歐美一趟不容易,來港城很容易。」
「關鍵是日資百貨,他們不會守著自己的擅長的日本產品,來跟我們走這條路競爭。」岳寧對葉應漪說。
葉應漪笑著抱住岳寧:「我不過說了一句英資百貨公司的名品,你竟然給我想出了這麼一條路?」
「其實,原來我跟君賢在討論的時候,我是想說讓您考慮在服務和業態上跟日本百貨公司差異化競爭。比如傳統的百貨公司,賣貨就是賣貨,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冰室、咖啡店、快餐店、小吃店也綜合進商場。讓客人逛累了,可以喝一杯咖啡,喝一杯凍檸茶。可您提了一句名品,就讓我想到君賢處理他那些庫存電風扇的事。再結合我和慧儀姐想要做日本市場,不就來了嗎?」岳寧跟她解釋。
「這個想法也不錯,跟我仔細說說。」
兩人仔細聊了會兒,葉應漪看著倒閉的老對手,不免物傷其類。
岳寧看著熱鬧的日本百貨公司:「姨媽,日本現在發展太快了,進攻性太強了,家電業、汽車行業,都在擠占歐美的基本盤,而他軍事又受限。現在美國受通脹所累,為了維護美元信仰,開始了高強度加息。等美國走出通脹,必然會對日本下手,未來的十幾年是日本最好的十幾年,他們風生水起,我們搭順風車。他們盛極而衰,這些百貨公司,終究會到港資手裡。」
這話明明像是神棍預言,又說得極有道理,葉應漪最終點頭說了一句:「順勢而為。」
自己的順勢而為是避其鋒芒,小丫頭的順勢而為是另闢蹊徑,到底是比自己高了許多。
能幫姨媽解決煩惱,岳寧很開心:「姨媽,我回寧宴了,明天我榮叔的徒弟要比賽,我得讓他再練一下兩個新菜。」
「去吧!」
葉應漪回鴻安,穿過一家日資百貨公司,聽見一聲:「私密馬賽。」
日語其實也挺悅耳的,寧寧說得對,「和氣」生財。
第139章 觀看比賽
岳寧剛剛跟三姨媽說了和氣生財,這會兒和氣生財就給她來了個具象化。
蔡致遠為了收視率,讓她一定要出席這一集的拍攝。
岳寧和李欣榮一起坐在觀眾席上,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