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1 / 2)

這一老一少的對話,讓其他人糊塗了。

喬啟明跟他們解釋:「民國的蘇幫菜,講究四冷六熱四硬,四道涼菜,每一道里要兩葷夾一素,顏色搭配要好看,口味要相合。看似四道,實際上是十二道涼菜。六道熱菜,四道硬菜,一干一濕兩點心。我娶你們奶奶的時候,她家送嫁的婚宴就是這樣規格的宴席。」

「喬爺爺說得是。」岳寧說,「我畢竟是粵菜廚子,如果做出來的菜,不夠地道,還請多包涵。」

「你做的肯定好吃。」老太太說。

一家人落座,祖孫倆回到廚房,也到了午市開張的時刻,港城人特別喜歡跟風,昨天岳寧出了一道古法粵菜,咸酸梅蒸蟶子,今天每桌都要來這道菜。

岳寧都快偷笑了,這道蒸菜做法簡單,平時都是蒜蓉配上海鮮和粉絲蒸,把蒜蓉醬換成了潮汕酸梅做的酸梅醬,滋味就變得奇妙起來。學徒們都能做。

「寧寧,七號台點名要你做蝦仁滑蛋。」

「客人大約幾歲?」

「六十多七十左右的一對夫妻。」

這兩天總有食客會拿看似簡單,實則考驗基本功的菜,點名要她做。

這種感覺,就跟玩遊戲一樣,他們總想看看她這個NPC還有什麼隱藏功能。

岳寧用炒勺舀出小半勺今早活剝的蝦仁,調味之後,在沸水裡汆燙。

「寧寧,你怎麼蝦仁用水燙啊?」

「標準自然是用油滑。雞蛋吸油,高油的對心血管不好,而且一般人年紀大了之後,本身口味也會受身體影響,漸漸地不太喜歡油膩的菜品。蝦仁,水用量大,汆燙變色就撈出,也能保持蝦仁的鮮嫩。」

岳寧把蝦仁倒在漏勺里,接過阿忠敲好雞蛋,她倒了一點牛奶進去:「滑蛋要加水或者水澱粉,目的是為了雞蛋更加彭松,我用牛奶替代水,可以增加些微奶香。」

這好像跟華叔教的又有些不同,但是她說得怎麼那麼有道理呢?

岳寧熱鍋冷油潤了鍋,倒出了油,關了火,蝦仁倒進調味好的蛋液里,倒入鍋里,用鍋子的餘溫讓蛋液略微定型,再開小火,用筷子撥動蛋液。

全世界的人似乎都喜歡將熟未熟的雞蛋,誰能拒絕這一口滑嫩呢!

蝦仁滑蛋裝盤,蝦仁紅潤,蛋液看似沒有完全凝固,裝盤後卻也不再流動,點綴上碧綠的蔥花。阿松盯著岳寧鍋里剩下的一點蝦仁滑蛋。

岳寧倒進碗裡,其他人拿了小勺子,一人一小口。

阿忠說:「我吃不出油多油少的區別。滑嫩的感覺也沒什麼區別,其實要不是看見加了牛奶,我也吃不出來。」

「有還是有的。蝦仁沒有用油炒,跟雞蛋更加粘合,堆成這樣小山形狀,也不會滑落,更好做造型。」阿松說。

岳寧問:「阿忠,你河鰻釀好了沒有。」

「好了好了!」阿忠把河鰻拿過來,「寧寧,就是把糖板油塞河鰻肚子圈裡,對吧?」

「對的!就是這樣。」岳寧見河鰻的腹圈裡已經塞了一小塊白色的糖板油。

她這是要做黃燜河鰻,既然要請喬家人吃飯,岳寧就想了解喬家人的喜好。

喬君賢說起奶奶也是滿滿的驕傲,只是也感慨奶奶的身世,說奶奶的親媽是個太湖上的船娘,做得一手好船點,被她父親看上。

其實那個時候納妾,不僅是因為男人喜歡,納回家還當成半個傭人,還不用付工錢。

奶奶的媽媽成天困在廚房裡,連帶奶奶也在廚房裡長大,跟個丫頭沒多大的區別。

喬奶奶第一次出門,已經十一二歲,出落得很漂亮,她第一次被帶出門走親眷,吃宴席,宴席上她吃到了一塊鰻鱺,她說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魚,又肥又嫩又滑,還有股子說不清楚的甜香。

當然,那場宴席上,她也碰上了從上海去蘇州作客的喬爺爺,興許是緣分天註定。上海船運大亨的二公子,特別照顧這個偶然認識的小妹妹,喬奶奶家裡也是存了攀上喬家這棵大樹的心思,從那個時候起,開始讓喬奶奶讀書識字,甚至送到上海讀女校。

喬奶奶總說那個大師傅做的紅燒鰻鱺又香又甜,好吃得不行,她嘗試了無數次,都沒有辦法做出記憶里的味道。

她念叨的時候,兒孫免不了拿老兩口打趣,這個甜,明明就是她遇到爺爺,所以甜得不行。

是啊!這份甜蜜,岳寧可不認為自己能復刻出來。畢竟那是喬奶奶人生最大的轉折點。

這道菜卻是岳寧能確定的,就是蘇幫菜里的黃燜河鰻。

最新小说: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 不要相信精神病 機器甜O純欲誘捕,冷戾反派失控了 成為對照組後爆紅蟲族世界 請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