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主倒是沒有懷抱太大的希望:「第一名肯定是琢玉的了。」
一班裡邊,頭名宋琢玉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幾乎沒有人想過與她相爭。
設定目標, 往往也都是爭第二名。
沒辦法, 宋琢玉的斷層優勢太大了。
一班的人幾乎是清一水地在做卷王, 而將視線轉到十班這裡, 氛圍就輕快多了。
這會兒期末考試的時間已經出來了。
曹奇武專門買了個本子, 在第一頁寫:等考完試之後, 我們班來個年前聚會吧?
後邊還畫了個笑臉。
備註:就在教室裡邊搞。
曹奇武還專門寫上,他可以為聚會提供飲品。
然後把本子傳給了下一個人。
下一個人寫的是:我可以帶瓜子和乾果來!
氛圍就此變得歡快起來。
最後所有人分工合作,有帶吃喝東西的, 有負責布置教室的。
丁兆蘭家裡邊是開繡樓的。
她承諾給全班每個同學帶一塊既繡著他們名字、還有龍川書院十班標誌logo(?)的手帕。
於是話題又歪向了該用什麼標誌來代表他們十班呢?
小雞仔們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其熱火朝天,遠勝過上課老師要求討論的時候。
還有人說:「我聽說,明年春天我們也有機會去東都遊學!」
「……什麼,去東都遊學?!」
這不比考試有意思多了?!
小雞崽們又興奮不已地暢想起來:「我還沒出過遠門呢……」
丁兆蘭悄悄地去試探徐太太的口風。
徐太太給出的答案很含糊:「這事兒還在商量,沒定呢,別出去亂說,」
也就是說,確實有門兒!
阮仁燧剛開始聽曹奇武提議辦年前聚會的時候,還只是覺得有點意思,聽說或許有機會去東都遊學,倒是不由得心生幾分期待。
他前世也去過東都,還是跟著喬少尹和盧相公去辦案的。
一路舟車勞頓過去,累得倒頭就睡,第二天一覺睡醒,就接到通知說案子辦完了,該回去了……
還真是沒有好好地玩過東都。
回去的路上,小時女官聽他說起來,臉上的表情也很感興趣:「東都啊,有機會的話,真該去看看的。」
「眾所周知,國朝有三個都城,神都、東都、西都和中都。」
「前兩個都沒有任何異議,後兩個常年爭吵,都覺得自己才是那個三。」
她問兩個孩子:「從名字上看,這四個地方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阮仁燧還在思考。
大公主馬上就舉起了手。
小時女官就煞有介事地點了她的名:「元寶珠,你來說。」
大公主就有點雀躍地說出了自己的答案:「神都跟其餘三個地方不一樣,它的名稱裡邊沒有方位詞!」
阮仁燧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了:「是啊……」
不知為什麼,小時女官忽然間輕嘆口氣。
很憐愛地看了他一眼,這才帶著點唏噓地說:「中都與西都有當下的稱呼,是地域政治的使然,而東都就不一樣了。」
這個大公主也知道!
之前元明珠往神都來的時候,她專門叫人查過!
因為那時候元明珠很可惡地在吹噓呢,說東都的底蘊並不比神都差!
她就說:「高皇帝之後,太宗皇帝為了平定東宇,所以將朝廷從神都挪到了東都去!」
「之後太宗一系的後代,乃至於幽帝之前,就都居於東都了,反倒是神都,只有舉行祭祀和種種禮儀活動的時候,才會回來!」
小時女官很讚許地點了點頭:「公主知道得很多,也很詳盡。」
又不無感慨地道:「其實本朝世系之前,更久遠的時候,東都是一個很書面化的稱呼,那時候的人,都稱之為天都……」
阮仁燧還是頭一次聽說這事兒。
他細細地品了品這個名字,忽然間意識到:「朝廷內外一直都有三都的說法,又有著中都和西都到底哪個才是第三都的爭執,乃至於用方位來命名這三個地方……」
他猶豫著問:「本質上,都是為了削弱東都在世人心裡的地位,是嗎?」
小時女官稍顯訝異地看了他一眼,應了聲:「不錯。」
阮仁燧跟大公主異口同聲地道:「為什麼呢?!」
小時女官笑得很耐人尋味:「這個問題很複雜,等你們再長大一點,就明白啦!」
阮仁燧上一世倒是有所聽聞——因為太宗皇帝實際上並不是他們這一世系的先祖。
現下再想,總不過是那些原因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