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意識地去尋求殿內唯一一個念書比較多的親人,阿好的幫助。
結果阿好也很茫然。
她的學習進度雖然很快,但是也沒快到這種程度……
聖上就叫人去取了紙筆來,寫在紙面上給她看:「仁恂,是這兩個字。恂恂如也,有君子之風。」
田美人聽得似懂非懂,但也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名字:「仁恂……」
她拉著女兒的小手,特別高興:「真好,你有名字啦,仁恂,你的名字真好聽,你喜不喜歡呀?」
二公主眨巴著眼睛,懵懵懂懂地看著她。
吳太太和阿好亦是喜笑顏開,好像是終於有塊巨石落了地。
聖上被這三個女人的歡喜刺了一下,心裡邊微妙地有點不舒服。
她們其實什麼都沒做錯,但是那個場景,本身其實就是對於他無情的一種精神鞭笞了。
他很快便尋了個由頭,起駕離開了。
走出瑤光殿,忽的想起一事來:「聽皇后說,仁燧和仁佑,好像是要做麵條換錢,拿來租猴皮書包?」
宋大監笑著應了聲:「是啊。」
再覷著時辰,說:「這會兒想必已經開始了,您要是感興趣,不妨去瞧瞧?」
聖上眉頭舒展開來:「走。」
……
阮仁燧跟大公主這會兒不在御膳房,而是在尚食局。
這地方就在後宮之內,且距離披香殿和九華殿更近,相對而言,更適合作為教學場所。
賢妃長日無事,有這麼個熱鬧,當然就得過來看看了。
對於德妃來說,從繁忙的讀書任務當中抽身出來,看可愛的歲歲學著蒸包子,當然也是極其有意思的消遣啦。
尤其是在兩位掌膳女官分別講解展示之後……
德妃起初還坐在藤椅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打著扇子呢,看了幾眼,不由得坐直了身體。
她又驚又喜,忍不住跟易女官說:「你看歲歲多聰明?上手多快呀!」
大公主還在「面多了加水,糟糕,水加多了,那我再加點面吧」這個循環里邊兒上躥下跳。
那邊兒阮仁燧已經輕車熟路地實現了一比一粘貼複製,和出麵團之後,嫻熟地開始揉揉揉了。
雖然手小了點,力氣比不上成年人,但整套流程都是對的呀!
易女官也覺得新奇,再一想,又說:「咱們小殿下從小就靈活,手工做得也好,大概是在這方面格外地有天賦吧?」
「是呀!」
德妃心滿意足地舒了口氣,又看似勸慰,實則炫耀地同賢妃道:「賢妃姐姐,你也別急,大多數人都是得慢慢上手的,總會成功的……」
賢妃:「……」
賢妃是真不怎麼急,可大公主急了啊。
她不可置信:這麼簡單的事情,應該很容易的啊,為什麼還沒有做好?
尤其歲歲都已經在揉面了!
這跟考試的時候,自己還在做試卷第一頁,而同學那邊兒已經響起了翻頁聲有什麼區別?
大公主又氣又急,捏著拳頭,邦邦邦敲自己和出來的那塊死疙瘩似的硬面:「快點變軟啊,你這可惡的麵團!」
阮仁燧今天中午放學的時候,專門往王娘娘那兒跑了一趟。
一來是去跟她老人家說說話,二來也是去偷師。
他問王娘娘:「您吃過的包子裡頭,什麼餡兒最鮮美?」
他還舉了個例子:「之前我在外祖母那兒吃的五丁包,就很好吃!」
王娘娘是真的懂吃,聽後就笑了:「天下文無第一,吃喝又怎麼說得上出『最』字?」
她娓娓道:「春天的薺菜,頭刀的韭菜,頂花黃瓜謝花藕,都是最鮮美不過的了,這些吃的都是時節。」
「你方才說的五丁包,則是五種可口美味之物的雜融,若是如此……」
王娘娘思忖了一會兒,說:「我倒真是吃過一回十分合口味的餡料,歲歲,你吃過冬節繭沒有?」
阮仁燧茫然道:「什麼箭?」
王娘娘就把那三個字分別說給他聽:「是冬天的冬,節日的節,蠶繭的繭。」
「閩南那邊兒,每到冬至,都會包冬節繭,從前陳娘娘做過一回,我有幸嘗過。」
她說:「這東西有點像餃子,但又不完全一樣,是糯米皮兒。陳娘娘做的那回,里邊包的是豬肉丁、香菇丁、鮮蝦米、墨魚乾和芹菜丁,再加上一點蒜苗碎。」
「蒸出來之後咬一口,豬肉的油水和魚蝦芹菜等配菜的汁水一起在嘴巴里爆開,鮮美異常!」
阮仁燧聽著都有點想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