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邦邦邦在門上連拍了好幾下,大聲叫他:「歲歲,歲歲?!」
德妃:「……」
德妃忍不住伸手打了他一下,嗔怪道:「你壞不壞呀!」
裡頭傳來憤怒的一聲大叫:「歲歲睡著了!」
聖上從容往嘴裡送了一粒剛剝出來的蓮蓬,笑眯眯地同德妃道:「看,歲歲亦未寢!」
德妃:「……」
第127章 第 127 章 不要低頭,皇冠會掉,……
吉寧巷的夜晚, 是平和又熱鬧,充斥著市井氣息的。
路燈在頭頂上明晃晃地照著,一對夫妻在巷子口那兒擺攤賣瓜果。
那婦人的心思很細緻, 深粉淺粉的桃子、黃橙橙的杏,芬芳地熟到暗紅的李子,還有切開了一角、兀自散發著甜香氣的西瓜, 諸多水果依照色澤在板車上擺得整整齊齊。
一眼看過去,實在是很舒服。
旁邊有人推著小車, 在叫賣形形色色的小吃。
貴一點的有炸得香噴噴的帶魚和蘿蔔丸子,羅勒葉蒸魚和腐乳肉包子。
便宜的也有羊雜碎、花生米和各色各樣的涼菜。
還有個人在叫賣炒米糖……
劉永娘走在前邊, 特別熱情地給王娘娘介紹:「你別看這裡人多, 但是一點都不亂!」
她說:「在這兒叫賣的雖然都是小販,但個個都是熟面孔, 能叫得出名字來。」
「孟大書袋專門給他們劃定了擺攤的地方,這邊的人買東西方便,賣東西的人也省事兒……」
王娘娘聽得入神,忍不住問:「孟大書袋是誰?」
劉永娘從腰間扯出來條巾子擦了把汗:「他啊,是附近龍川書院的院長, 捎帶著也算是半個坊正, 這附近雜七雜八的事情, 都歸他管!」
說著, 又忍不住回頭去看後邊載運行李的幾輛馬車。
她由衷地說:「你真是好有錢啊……」
怪不得會擔心那個侄子心懷不軌呢。
其實只是簡單運了點日用品過來的王娘娘:「……」
她們倆走在前邊, 後邊車隊慢慢跟著, 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 忽然間掉了隊。
離她們最近的車把式從馬車上跳下來,過去回話:「太太,您跟劉太太先過去吧, 後邊的人怕是得晚點到了。」
她同王娘娘和劉永娘示意:「有地方官員入京述職,車隊實在不短,依照規制,得讓他們先行。」
王娘娘瞧了一眼,就見一行車馬風塵僕僕地行走在官道上。
因天色已晚,馬車上懸掛的燈籠已經點了起來,將上邊碩大的一個黑字照得清清楚楚。
劉永娘不是很自信地問她:「那個字是念『鄒』嗎?」
王娘娘笑著應了聲:「是啊。」
「我就說嘛!」
劉永娘的腰杆兒一下子就挺直了,又不無唏噓地感慨一句:「神都城裡什麼都少,就是官多,出門就能碰上。」
「剛開始見到的時候還很新鮮,看得多了,其實也就那樣。」
……
相隔百步之遙的馬車裡,鄒小娘子稍顯興奮地將車簾掀開一線,悄咪咪地向外張望:「神都真是好熱鬧啊!」
「是啊,這裡的車馬聲,好像永遠都不會停歇似的。」
寧氏夫人目光慈愛地看著女兒,神情懷念:「當年,阿娘跟阿耶就是在這裡結識的,你也是在這裡出生的,不過你大概都不記得了……」
丈夫金榜題名之後,起初在門下省做官,三年之後升了一級。
也是那一年,女兒禾子出生了。
她想到這裡,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女兒披散著的頭髮:「你的名字,還是你外祖父給起的呢。那年是個豐年,天下大吉,回頭再想,恍如隔世!」
鄒小娘子自幼跟隨父母在外,上一次回京,都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那時候她的外祖母病篤,思念女兒,外祖父寫信給跟隨女婿在外的女兒,讓她帶著獨女歸京探母。
寧氏夫人在神都住了三個月,一直到葬禮辦完,諸事了結之後,才啟程離開。
說起來也是傷心事。
她問丈夫:「你是跟我們一起過去,還是?」
寧家知道自家娘子和姑爺回京,今晚要在府裡邊設宴款待他們。
鄒處道輕嘆口氣:「夫人替我同岳父告罪一聲吧,此番受令回京,又是進吏部這樣的緊要衙門,必然是得第一時間進宮覲見的……」
寧氏夫人也明白,當下便道:「原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