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夫人不解地看著她:「我怎麼啦,妹妹?」
荀氏夫人鐵青著臉,盯著她看了會兒,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荀夫人冷笑了一聲,目送她的背影離去,這才慢慢地靠回到椅背上。
說到底,荀家這回的風波,不都是她惹出來的?!
她受了委屈,荀侍郎還丟了官呢!
底下那麼多孩子,都在指望著某個前程,這下子可倒好,一桿子打回原形了。
荀夫人還美的訴苦呢,小姑子這個罪魁禍首居然還到她面前來嘰嘰歪歪?
真虧她能這麼厚顏無恥!
荀氏夫人跋扈歸跋扈,卻也是一根直腸子,遇事直接莽上去。
相較之下,荀夫人行事,就要綿里藏針多了。
晚上荀侍郎回來,她直嘆氣:「家裡邊出了事,下人們都憊懶了,今下午我說了他們幾句,正巧妹妹也在這兒,臉上不大好看,只怕是多心了……」
荀夫人面帶愁色:「明天見了,你跟妹妹說說,我真不是故意想針對她的。」
荀侍郎累了一天,聽了這事兒,也沒太往心裡去,只是說:「沒事兒,她就是貓脾氣,好一陣壞一陣的,你多包涵點。」
怎麼不讓她安生一點,只知道叫我包涵?
荀夫人心裡邊憋了口氣,臉上倒是不顯,微笑著應了下來。
荀氏夫人很快便體會到了從前徐太太在荀家時候的滋味。
雖然是自己的娘家,但卻深有寄人籬下之感。
荀夫人沒有趕她走,也沒有刻意地做什麼,但只是在一些細微的地方說幾句話,遞幾個眼神過來,就夠叫人難受的了。
啟程在即,荀夫人的兒媳荀大奶奶來商量路上須得置辦的東西和資費,彼時荀氏夫人也在。
荀夫人就說:「這趟往東都去,公中每房支二十兩銀子來用,有孩子的,每個再貼補五兩,再有不夠的,自己補上。」
說完扭頭看荀氏夫人,語氣親昵:「你姑母是客人,沒有叫客人花錢的道理,她和六郎的資費,咱們家給補上。」
荀大奶奶瞧了荀氏夫人一眼,微笑著應了聲:「是。」
荀氏夫人如坐針氈:「客人?我怎麼會是客人?!」
她不能接受:「我是荀家的女兒,這也是我的家——嫂嫂,你這是什麼意思?」
荀夫人故作愕然:「妹妹,你是不是想多了?我就是覺得你已經嫁出去了……」
荀大奶奶刻意地咳嗽一聲:「母親。」
她流露出一點尷尬的神情來:「別說了,姑母心裡邊正為這事兒難受呢!」
荀夫人好似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歉疚不已:「妹妹,真是對不住,我忘了,你和離回來了……」
荀氏夫人難以置信地看著她們,簡直像是青天白日裡見到了鬼!
荀夫人和荀大奶奶曾經聯手排擠過徐太太,現下再去聯手排擠荀氏夫人,自然是輕車熟路。
先前是荀夫人說話,這回是荀大奶奶在公公面前忐忑不安,自陳過錯:「我準備得不周到,惹得姑母生了氣,都是兒媳做的不好……」
一次兩次的也就罷了,次數多了,所有人都在說荀氏夫人的過錯,到最後荀侍郎也有點煩了。
本來丟了官就很難過,舉家搬遷,這麼大的事情,又忙又累,惹出事情來的妹妹又不安生!
荀侍郎就說荀氏夫人:「你也消停一點吧,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耍大小姐脾氣!」
荀氏夫人怔怔地看著兄長,眼圈兒慢慢地紅了。
時過幾年,她終於意識到從前妹妹帶著兩個孩子回娘家時,過的都是什麼日子。
人都是這樣的,針不扎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疼。
她有心想說句什麼,但最後還是沒有開口。
荀侍郎舉家前往東都,荀氏夫人自然同行,至於一路上還會發生多少碰撞和摩擦,就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
大公主很講義氣。
因今天下午弟弟沒有跟她一起回宮,所以相應地對於外戚部分的統計工作,也小小地暫停了一下。=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