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有點不放心:「歲歲,你小心點,別太往外了……」
大公主已經興奮地叫了出來:「咦?是林尚宮!」
聖上坐在桌邊,以手支頤,笑微微地告訴她:「剛剛領我們進來的褚侍郎,就是林尚宮要嫁的那個夫婿……」
大公主和德妃不約而同地「哦~」了一聲。
阮仁燧則在一樓熙攘的人群當中搜尋到了夏侯小妹和幾個宮廷女官的蹤影——大概都是來給小時女官加油打氣的。
外頭侍從送了茶水和果品點心進來,緊接著又聽見有個人氣勢洶洶地在問:「什麼,居然讓我們坐第二間?知道我是誰嗎?!」
有個柔和的婦人聲音帶著點無奈,在訓他:「出門在外,少做出這副輕狂樣子來,沒得叫人笑話……」
那人氣哼哼地說:「大膽,誰敢笑話我?!」
又說:「我倒要看看是誰坐了第一間!」
說完,都沒給那婦人和旁邊侍從說話的機會,當下一腳把門給踹開了!
聖上聽得樂了,回頭去看,正對上韓王趾高氣揚的臉。
韓王臉色頓變,馬上幫他把門帶上了:「哦,是你啊,那沒事了!」
【韓王撤回了一腳】
韓王妃都沒瞧見:「是誰呀?」
韓王還沒有說話,聖上已經起身過去,好笑不已地把門給拉開了:「皇叔來都來了,怎麼不進來坐坐?」
韓王乾笑了兩聲。
成安縣主從他身後探出頭來,行禮叫了聲:「堂兄。」
聖上應了聲,又問她:「沒跟琦華在一起?」
成安縣主像個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說:「琦華不愛趕這種熱鬧,懶得出來……」
大公主沒什麼玩伴,好容易遇見了一個同齡人,一瞧見成安縣主,趕忙親親熱熱地湊過去,笑眯眯地叫她:「小姐姐……」
聖上糾正了她一句:「是姑姑。」
成安縣主任勞任怨地牽住了大公主的手:「走吧,我領著你出去轉轉……」
又問阮仁燧:「殿下要不要一起去?」
阮仁燧搖搖頭:「不啦,你們去吧!」
他想在這兒看看,還盤算著晚點去找小姨母,這兩位跟小姨母又不很熟悉,無謂硬湊到一起去。
成安縣主見狀也不強求,當下同聖上行個禮,領著大公主走了。
無需聖上吩咐,便有侍從跟了過去。
聖上則同韓王敘話:「皇叔怎麼也有興致來看熱鬧?」
「我可不是純粹地來看熱鬧,」韓王洋洋得意道:「我是評委家眷,拿了邀請函進來的!」
韓王妃聽得有點不好意思,忍不住白他一眼:「少說些有的沒的。」
韓王理直氣壯道:「我又沒有瞎說,本來就是作為評委家屬進來的嘛!」
經歷了先前幾代的積蘊,又在先帝、天後兩朝的推動下,本朝的宮廷文化在聖上這一朝幾乎被發展到了巔峰。
而相對應的,在宮外也出現了以貴族女子為主導進行的大眾文化運動。
而諸多才名昭昭的貴族女子當中,又以韓王妃和俊賢夫人、卓大家為一時翹楚。
因為她們不僅僅是世俗意義上的才女,也切實地引導了時代的風向。
卓大家的影響力在朝堂,諸多著述更偏向於嚴肅流派,相較之下,另外兩位就要市民化多了。
俊賢夫人開設了海棠詩會,並且將其辦成了神都城內首屈一指的詩會,規模之大、參賽人員之多、詩會評委規格之高、影響力之深遠,令人瞠目。
韓王妃則創建了朝廷之外聲勢最盛的新聲出版社,除了在刊印書籍之外,也向普羅大眾徵文,且允許以白話的方式行文——此舉曾經在士林當中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只是最後終究還是平息了。
韓王妃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也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改變著底層百姓的認知方式。
摒棄掉之乎者也之後,知識的獲取,變得簡單了。
除此之外,這兩位當然也涉足過別的領域,不過就不必再展開細說了。
文人相輕,同類相競,同為神都上層貴婦人群體中近乎領頭羊的人物,又在同一個領域深耕,要說沒有過磕磕碰碰,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一直以來,雙方都維持著相當的默契,沒有將矛盾擴大化,在面向公眾的許多盛會上,也都會大方邀請另一位參與。
譬如今日的海棠詩會,俊賢夫人就請了韓王妃來做評委。
聖上知道他們家一向是女主外、男主內,這會兒聽了也不覺意外,倒是問了句:「怎麼不見延壽?」
延壽是韓王世子的名諱。
韓王就說:「跟他的朋友在一起呢,也不知道野到哪裡去了……」
韓王妃則在跟德妃敘話:「我聽鬱金說,娘娘近來在看張道竑的書?」=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