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必须打,他们吃了败仗还敢有动作,便是在试探。想来已经试探到什么了,等入了冬,即使我们不想打,也不代表他们不打。”
李将军面色一僵,随后重重沉了下去。
“京中还未有回信?”
李将军摇了摇头:“还未到。”
这么多天了还没消息,看来补给一事不乐观。
君泽走到案前坐下:“稍安勿躁,容我再想想。”
李将军站到一旁,安静地看着他铺开纸张,开始写着什么。
这场景让他想起了初次见面的时候。
那时李将军已经在北防线待了好几年,带兵打过几次胜仗。老统帅告老挂印,朝廷派来的新统帅就是这个年轻的沈将军。
他爹原是禁军都指挥使,爹死得早,传到他手中,勉强算是个武将世家。但这位新上任的沈都统制太年轻了,举手投足又一派斯文,更像个文官。
李将军自然是不服这种人当统帅。不过北防战事要紧,他不会明着挑这位沈将军的刺,只在些小事上给他找点不痛快。
直到有一场战。
李将军中了蛮军埋伏,以为自己就要折在里,是这位沈将军未雨绸缪,命悬一线之际救下了他,还乘机反打了蛮子一击。自此他再也不说什么黄毛小儿之类的狗屁话,谁要是敢不服,他第一个不同意。
而且沈将军有个异于常人的特质,就连老统帅也没有。
他太冷静了,不管遇上什么事都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好像天塌下来了也能撑得动。作为一军主帅,这种特质就成了一颗定心丸。
君泽研了墨,写了几封没有抬头的信。快到午时的时候,另一名将领匆匆跑进帐中,急促的呼吸带出一点白气。
他看见醒来的君泽,先是一怔,来不及寒暄,直接说起正事:“大帅,京城来了消息。”
帐中几人脸色顿时都不太好看——是消息不是调令,想必不是什么好消息。
将领艰声道:“朝中一半大臣主张议和。”
“什么?!”李将军怒将桌案拍得震天响,“议和?他们怎么不直接说投降?把大周拱手送出去得了!”
君泽理好被他拍散的信纸,问道:“他们打算怎么议和?”
“……退至燕山以南,燕郊之地划让给巴林部。”
李将军冷笑:“好好,燕郊让给他们,正好养精蓄锐,下一步直捣京师,都不用他们费心开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