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雲冉頷首,她揉了揉永寧的髮髻,說:「永寧,你好好照顧太后娘娘,也要照顧好永昌。」
永寧挽著她的胳膊,仰著小臉,面上都是關切。
「嫂嫂,」她的聲音很低,沒有讓外人聽到,「大哥和二哥會無事吧?」
大哥是景華琰,二哥是景子成。
這兩人,都是永寧的親人。
姜雲冉看著小姑娘難得表露出來的驚惶和憂愁,慢慢頷首:「會的。」
不知為何,永寧就是很相信姜雲冉。
聽到這兩個字,永寧就又高興起來。
「好,我聽嫂嫂的。」
御駕親征之後,東陽圍場的日子也沒什麼變化。
不過隨著圍場開始修宮室,宮中偶爾會傳來敲敲打打的聲音。
一晃神,就到了八月末。
此時,景華琰已經抵達九黎,同西狄已經有過數次交鋒。
軍報如同雪花,一封封飛回東陽。
每一封上,都是小戰告捷。
御駕親征,的確振興士氣。
邊關的將士們在景華琰的帶領之下,英勇無畏,同西狄士兵激烈鏖戰。
短短十日,就已經有過六次交鋒,均以大楚獲勝為結束。
當又一封戰報發回東陽,姜雲冉迎來了一位故人。
在外奔波將近半年的夏嵐,終於回來了。
她風塵僕僕,滿身落拓,可那一雙眼,卻清澈而明亮。
看向姜雲冉的時候,滿眼都是意氣風發。
「娘娘,臣回來了。」
————
景華琰雖沒上過戰場,卻熟讀兵法,他自幼得鄭定國這樣的老軍師教導,不說用兵如神,卻也勢如破竹。
起先幾場戰事,都以勝利收場,甚至大楚並未耗費太多兵力。
這讓駐守九黎的士兵們士氣大振。
這次東陽圍場表現優異的幾名年輕校尉也被景華琰帶至九黎,讓他們隨軍一起參戰,皆有突出戰功,未來定是能成為守家衛國的英雄將軍。
喜報接連傳回,舉國歡慶。
東陽圍場中的緊繃氣氛,也因接連而來的勝利而放鬆,尤其戰報里說定國公雖然身受重傷,卻性命無虞,只要細心調養就能康復,這讓皇貴太妃也是狠狠鬆了口氣。
在一片歡喜里,元徽六年九月便悄然而至。
過了暑夏最熱的那兩個月,到了九月的東陽便漸漸涼爽起來。
即便正午時分還有些炎熱,只要太陽落山,陽光不見,微風一吹,立即就能感覺出早秋的冷意。
這一日,姜雲冉靠在牡丹苑的貴妃榻上,正在看景華琰送回來的家書。
這已經是第四封家書了。
展開灑金信箋,能看到熟悉的字跡。
雲冉,展信佳。
陌上已至早秋,日夜冷寒,起夜時換上娘子親手所做棉靴,頓覺溫暖。
九黎天高日曬,城中樹木不多,唯有沙棗最好養活,哪怕乾旱少雨也不會枯萎。
聽當地的老人說,沙棗的根系深廣,能努力找到地下水源,給自己博取生機。
唯願你們母子平安,生機廣闊。
七個月,不知孩子是否會胎動,若是驚擾你美夢,便替我教訓他,讓他乖一些,不要折騰母親。
我於九黎一切安好,勿念。
這封信並不長,字跡卻一如既往鋒銳,姜雲冉知曉他戰事繁忙,能抽空寫這一封家書,大抵都要擠出時間。
隨著這一封書信送回的,還有幾片沙棗葉,瞧著平平無奇,卻是乾旱邊疆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
姜雲冉把書信仔細收好,正要起身,就感到腹中忽然痛了一下。
「呀。」
姜雲冉愣了一下,隨即低下頭,看向自己的肚子。
她有孕已經七個月,小腹隆起,已經有了很明顯的孕相。
因調養得好,她看起來只比之前稍有豐腴,並未太過肥胖,以免生產艱難。
也正因為不是太過豐腴,讓她行走坐臥都還算利落,並不顯得臃腫累贅。
此時宮燈明亮,照耀她一臉溫存,甄承旨正給她煮茶,聽到她的聲音,便忙過來:「娘娘?」
姜雲冉輕輕摸了一下隆起的肚子。
甄承旨的目光自然也落在了她的手上。
她是出嫁婦人,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見姜雲冉這般,不由輕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