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一貫最喜歡提規矩體統的姚相此刻上前一步,道:「貴妃寬和仁慈,公允持重,自貴妃主六宮事後,宮中平順,宮人面貌一新,皆積極向上。」
「尤其這一季的宮中支出大幅縮減,足以證明陛下的革新和貴妃的執行行之有效,可見貴妃娘娘的確是不可多得的能臣。」
妃嬪自也是臣子。
姚相這番誇獎甚至都還算中肯,用詞頗為考究。
姚相可不管旁人如何看他,腰背彎得更深:「臣以為,貴妃娘娘堪得貴妃之尊。」
瞧瞧,這馬屁都要拍到眾人臉上來了。
朝堂之上,官員們都忍不住議論紛紛。
以前姚相可不是這般,自從姚聽月離宮之後,姚家的氣勢就一下子滅了,再無以前的盛氣凌人。
今日他的奉承幾乎要寫到臉上。
立即就有敵對黨羽跳出來駁斥:「姚大人,自開國高祖皇帝伊始,凌煙閣閣臣便有匡扶國祚,扶持國統,排除奸佞之責,你如今趨炎媚上,毫無原則曲意逢迎,究竟是何居心?」
這話一出口,那朝臣立即臉色煞白。
他方才太過激動,自覺終於抓到了姚相的錯處,然而他駁斥的這一番話,把景華琰都罵了進去。
怎麼,難道皇帝是什麼昏君不成?
還需要當朝凌煙閣重臣曲意逢迎?
偌大的太極殿中,瞬間落針可聞。
景華琰慢慢挺直腰背,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在一眾朝臣面上掃過。
「怎麼,不敢繼續說了?」
「說啊,朕還想聽聽,你們還能編排出什麼花樣來?」
這句話一出口,朝臣們面色大變,紛紛掀起朝服衣角,跪了下去。
「陛下息怒。」
景華琰看著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表情甚至稱得上是平和。
「朕並未生氣,只覺得有些意趣。」
「你們怎麼就這麼篤定,姚相是曲意逢迎,而不是忠心不二呢?」
姚相這兩個字一出口,就說明景華琰贊同姚文周的「馬屁」,甚至非常受用。
先前駁斥姚相的官員冷汗涔涔,幾乎要把身體貼在冰冷的金磚上。
「臣知錯。」
他一開口,所有朝臣都異口同聲:「臣知錯。」
景華琰倏然笑了一聲。
他這般怡然自得的模樣,反而讓人心情緊繃,越發緊張起來。
「都起來吧。」
景華琰語氣放鬆,似乎方才那一場「恐嚇」全不存在。
皇帝說要起身,朝臣們就不能繼續跪。
於是呼啦啦一片嘈雜聲,朝臣們陸續先起身,垂眸靜立。
景華琰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最後看了看梅有義和姚文周。
景華琰淡淡笑了一聲:「貴妃。」
他頓了頓,道:「昨日宮中有事端,貴妃臨危不亂,捨命救下大皇子和韓才人。」
景華琰把因由說得含糊,但後面姜雲冉的義舉卻一字不差。
聽到這話,朝臣們瞬間便心領神會。
這下,姜貴妃不僅救了一名宮妃,還救了大皇子,就這功績,直接越過四妃成為貴妃,甚至都算是景華琰慎重了。
功績在身,誰還敢多說一個不字?
朝臣們並不會質疑景華琰的話,畢竟皇帝陛下一言九鼎,不可能信口胡言。
因此,朝臣們再也不敢多言。
紛紛躬身行禮:「陛下英明。」
景華琰淡淡睨了他們一眼,才又給了第二個驚天消息。
「另貴妃已有身孕,於國朝都是喜事,朕心中甚歡,與爾同樂。」
朝臣們:「……」
得,這下真是什麼都不能說了。
這位貴妃娘娘,已經是皇帝陛下的逆鱗,任何人都不能多編排一句。
於是在朝臣的恭賀聲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消弭殆盡。
等到朝堂平復下來,景華琰才又道:「大皇子久病不愈,身體孱弱,須遍訪名醫以求康健,即日起,冊封大皇子為瑞親王,命宜妃陪同,出宮尋醫問藥。」
這話一出口,朝堂之上再度安靜下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