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多顧念你自己。」
吳端嬪被仁慧太后這樣一說,當即便淚盈於睫,她抿了一下嘴唇,最終道:「多謝太后娘娘關懷,臣妾明白。」
說了這幾句,太后見眾人面色平靜,便道:「今日天冷,見你們各自安好,哀家心中甚慰。」
「若無其他事由,今日請安便就散了吧。」
就在這時,一道溫柔的嗓音響起:「太后娘娘,臣妾有事奏報。」
第80章 還有大皇子在。【三更】
開口的是梅昭儀。
她生得文雅別致,今日恰好穿了一身素紫大袖衫,更襯得她儒雅端方。
梅昭儀同樣出身書香門第,梅氏一族雖不及姚氏顯赫,卻依舊官及朝野,是文官中的中流砥柱。
無論何時見梅昭儀,她都是這一派溫文模樣,似乎從來都不會生氣。
如今的梅氏,是被景華琰慢慢一手托舉而出,同樣是為了拆分黨爭團伙。
既然各自為營,相互攻訐,那就讓前朝越亂越好。
徐氏、慕容氏、司徒氏、阮氏、梅氏乃至吳氏,都在這幾載中被委以重任。
前朝後宮息息相關,景華琰通過幾次三番的提拔恩賞,已經逐漸打破了文武黨爭,也慢慢挖空了姚氏的權柄。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很多時候,他甚至不用表態,幾有人為了權利打得頭破血流。
如今宮中事務繁雜,姚貴妃分身乏術,便請仁慧太后下懿旨,命梅昭儀和慕容婕妤一起協理後宮事。
宮中三局兩監,姚貴妃管尚宮局,梅昭儀管典物局,慕容婕妤管織造局,一月下來,宮事井井有條,仁慧太后頗為滿意,已經誇獎過三人數次。
一般而言,宮務事宜,三位娘娘皆是單獨同太后稟報,今日梅昭儀會在此刻提起宮事,大抵涉及到了其他宮妃。
她此時一開口,仁慧太后的表情就凝重幾分。
「你說。」
梅昭儀重新落座,她的目光低垂,不隨意張望,身姿依舊端莊秀麗。
「太后娘娘開恩,命臣妾掌管典物局事宜,臣妾愧不敢受,唯恐有負皇恩,讓太后娘娘失望。」
梅昭儀先鋪墊一句,然後才開口:「自掌管典物局之後,臣妾發現典物局的帳簿因數年未曾清理,已經髒污不堪,十分陳舊,字跡也斑駁缺損,許多都分辨不清。因此便特地命典物局宮人重新盤查典物局的庫房,一一針對帳簿核對。」
不愧是書香門第出身,梅昭儀言辭清晰,有條有理,讓人聽了非常舒適。
「經由十日盤查,重新把各庫房盤查清晰,其中木物庫中丟失了古董家具三十八件。」
這話一出口,滿堂譁然。
宮中的東西都有造冊,哪怕是宮妃們平日裡用的銀湯勺,每一把都有定數。
過手的宮人都會登記在冊,誰賞賜給了誰,誰又送給了誰,一般都有記錄。
更何況是典物局。
典物局專管宮中應用之物,跟尚宮局一起設立數間庫房,為的就是分管監督。
每年,三局兩監都要一起盤帳,也就是所謂的年底清查,若是那一司局有差錯,肯定不會被放過。
仁慧太后的面色當即就沉了下來,因年紀而有些下垂的眼皮一挑,鋒芒畢露。
「你仔細說來。」
梅昭儀呼了口氣,猶豫再三還是道:「經過臣妾仔細核查,缺少的家具都為黃花梨和紫檀木,一共有三十八件,根據帳簿,這一批家具應該在元徽五年元月十六入宮,是專為替換宮中舊物,特地命司務局採買。」
說到了司務局,周宜妃倏然抬起頭,眼神銳利起來。
但她近來穩重許多,此時並未立即開口,只是用那雙桃花眼盯著梅昭儀,看她究竟要說出什麼話來。
梅昭儀顯然也知曉此事事關重大,因此並未私下處置,而是選了今日上報給仁慧太后。
當著滿宮妃嬪的面,既然已經事發,就不可能掩蓋隱瞞。
梅昭儀不去看周宜妃,她垂眸看著手指上的白玉戒子,慢慢呼了口氣。
「太后娘娘,臣妾自幼讀書,三書五經皆熟讀於心,心中只家國天下,只陛下一人,當查到此事的異常時,臣妾便知此事不能善了。」
「家具不比金銀珠寶,更不比茶酒鹽糖,想要讓那麼大件的家具不翼而飛,非細心籌謀絕不可能,宮中的宮人們,尤其是典物局的尚宮姑姑,更不可能做到。」
「除非他們不要命了。」
言及此,梅昭儀慢慢抬起頭,她平靜回望周宜妃,聲音乾淨清澈。
「臣妾依照太后娘娘旨意處理宮事,秉公執法,並非故意針對,若此番稟明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姐妹勿要太往心裡去。」
這話真漂亮。
她就是按照懿旨辦事,查出蹊蹺,直接上報,同私情無關。
周宜妃緊緊攥著帕子,臉色慢慢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