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運往北邊的糧草被劫持,說來也是四川總督壓榨苗族,逼著他們多交糧食,還侵占他們的土地,這才惹得袁好女的水福兵劫走了糧草。
四川總督害怕被朝廷處置,便將袁好女被招安的事情隱瞞了下來,還說他們是憑空冒出來了的土匪。
這回衛知也派人去查,才知道四川總督藏了多少事兒。
並且,衛知也查到,這兩年,他可沒少收袁好女的賄賂。
若不是他大行方便之門,袁好女的軍隊,也不會發展得那麼快。
香君心中都不免讚嘆,袁好女當初選擇回四川老家,的確是有些說法的。
換做是在江南,她怕是沒有辦法那麼快集結這些精兵悍將。而且,這些苗人、羌人、夷人,對漢人的朝廷本就沒什麼強大的歸屬感,這造反起來,自然是容易多了。
皇帝沉吟片刻,對衛知也說的,四川總督貪污受賄的事情沒什麼太大的反應。
衛知也見皇上不說話,便問:「微臣敢問皇上打算怎麼處置四川總督?」
「這些都不要緊,你說,袁好女自稱是在江南劫掠商隊起家……你在江南可查到了什麼?」
「回皇上的話。」衛知也低頭說:「這應該是袁好女的杜撰,要在江南劫掠起家,積攢能過供養軍隊的巨大財富,絕不可能這麼多年,無聲無息不被發現。江南的商賈大多背後都有背景,也不會被一個無名之輩劫掠後卻不吭聲、不報復。臣查閱了這些年的案卷,沒有發現袁好女的痕跡。」
衛知也頓了頓,看了一眼皇上和皇上身邊的皇后娘娘,還是選擇繼續實話實說。
「所謂的私鹽渠道,臣也查證過。江南私鹽販子,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被剷除,如今,江南所有的鹽運都是蘇州的皇商許家掌管。雖然民間的私鹽屢禁不止,但如今已經沒有大規模的私鹽運輸了。她若是要販鹽,是斷斷不能繞過蘇州許家的,但許家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又是江南總督許煥文的本家,微臣去查的時候,阻礙重重。」
此言一出,香君就清了清嗓子道:「衛將軍說事情便是,扯本宮的娘家做什麼?難不成,本宮的娘家,還會縱容反賊麼?」
皇帝笑了笑,安撫地拍了拍香君的手。
「衛將軍沒有這個意思,朕也不會如此想。」
皇帝繼續問道:「那這袁好女的軍資到底來自哪裡?你可查到了?」
「袁好女身邊,有一書生,擅長偽造鹽引、茶馬卷、陰陽帳簿,明面上,袁好女的軍資來源,短時間實在是難以查證。但是……只一點,臣覺得水福兵用的船,是偽造不了來源的,所以,這回去江南,臣主要查的就是袁好女的船。皇上,如今,整個大齊,也只有江南顧家有能力造這麼多的戰船。」
第410章 人不會背叛自己的身份
皇帝挑眉,「哦?為什麼只有顧家?」
「顧家在江南和福州有兩處私人船塢,可以同時建造五到十艘中型海船,一年最多可造三十艘。此外,朝廷有海禁,除了江南的顧家有朝廷頒發的「勘合貿易」的資格,以朝貢的名義實施海運走私,別的商賈都沒有資格進行海運。所以,也就只有顧家造船,別的商賈大多都是給顧家投銀子合資造船。」
皇帝語氣很平靜,問道:「就不能私造麼?」
「不能,因為家族船廠的這些工匠們,都是世襲的,只服務於一個家族,世世代代傳承,包括防水桐油的配方等等秘術,都只會傳給家族裡的嫡系子弟。絕不會外傳。所以,只要查一查工藝,就能知道,是不是顧家的船了。」
「你查了麼?」
「查了,的確是顧家船塢造的。」
「你的意思是,袁好女是江南顧家養的私兵?」
「臣不敢做判斷,也沒有證據證明是顧家供養的袁好女,只能證明,袁好女的船來自顧家,也許袁好女與顧家只是生意來往。只是,這次臣奉旨秘查,不能驚動當地,顧家是皇商,沒有旨意,臣不便細查。臣便先回了京城。」
皇帝沒有說話。
半晌皇帝才說:「顧家是顧家,亭雪是亭雪,此事,便到此為止吧。」
衛知也猶豫了片刻,還是垂首道:「是。」
緊接著,衛知也又將他查到的所有文書記錄交給了萬里春,遞給了皇上。
皇帝隨意地翻了翻。
衛知也辦事,向來妥帖,總是一邊調查,就一邊先把重要的信息送回京城,所以這些東西,皇帝都看過。
但衛知也細緻,回京前,又重新整理了一遍,方便皇帝從頭到尾,仔細看一遍。
香君在一旁聽完了衛知也的話,這一口氣是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
她實在是不知道皇帝在打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