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1 / 2)

「你說你那日去接楚娘子遺體上山,卻被濁了墨,動不得身,那後來楚娘子的遺體,你又是如何搬上山來的?」

「我倒忘了說這件事了。」山桃照著燭火,去梨花桌案上取過一張小紙箋,「是有山中姐妹在昨晚收到神秘人的紙條,讓她們速速前去縣衙解救我與夫人,便有兩個姐妹連夜趕來,帶了我與夫人上山,這才及時保住了夫人肉身,沒叫那仵作給燒化了。」

她將那紙箋遞給璃音:「聽那兩個姐妹說,這紙條當時被一枚飛鏢釘在門上,誰也沒瞧見是什麼人送來的。」

又轉身去書架上翻出一本書,取出裡面夾著的一張小紙箋,也給璃音遞了過去:「這個就是神秘人教給我們附骨化靈的紙箋,仙子你瞧瞧,這兩張字條上的字,是不是同一個人寫的?」

璃音把兩張字條都捏在手中,細細比對了一陣,看字體風格確實像是同一人所寫,但因兩段文字上並無重合,沒個實在的對照,卻也不好就下定論,於是又把紙條遞給文昌:「這種筆墨上的事,還是請文聖來判一判吧。」

文昌接過,只看了一眼,便道:「是同一個人寫的。」

果然又是那個神秘人!

璃音倒有些摸不透那人的用意了,單看此人目前行事,做的似乎都是善舉,他真的會是那個屠盡崑崙、殘忍暴戾的鬼王嗎?

莫不是他此時四處施恩,已是一場精心布局,就為了收服各處人心鬼心,一年後即可挾恩圖報,組成惡靈大軍,隨他偷襲崑崙麼?

搖光也看了會兒那兩張字條,又轉頭看看塞滿了一整個書架的書冊畫卷,尤其是那滿滿的一層楚雁兒的畫像,眸光一閃,忽道:「山桃姑娘,楚娘子的這些畫像,你是何時取上山來的?」

若說其他書冊是她姐妹們的「屋舍」,故而擺放在此,可楚雁兒並非書怨墨靈,這些畫像本來不是應該都放在東巷陳天財的宅院裡面,甚至應該是十分隱蔽地藏在陸安的房中麼?

山桃答道:「是當日楊肅突然提著刀過來砍人,我見仙子已將夫人救下,後面勢必要有官府的人來家中查證,我想家中藏有大量公子川的字畫,還有許多陸安給夫人畫的畫像,若被發現,恐有不妥,就趕緊回家,把書畫都帶了出來。」

璃音細細回想那日的情景,確實在她攔下楊肅那柄大刀後,就不見了山桃的蹤影,她那時還疑惑,如此著急拉她過去救人的小丫頭,怎麼自己反倒跑得沒影了。

只聽搖光又問:「你可將陸安平時題字作畫用的那支筆帶出來了?」

文*昌立時反應過來,搖光這是在幫他詢問那支文昌筆的下落呢,也忙向山桃問道:「是啊,山桃,我的那支筆呢?平日就放在書房裡的,你回家拿那些字畫的時候,可見到了?」

山桃只是搖頭:「那支筆對夫人和我都是何等重要,我若見到了,怎會不拿。」

楚雁兒回想著當日出門時的情形,說道:「陸郎,我記得,我早上習字時,那支筆就掛在桌案的筆架上,放得好好的,然後我們出門,就遇到楊肅了。」

也就是說,文昌筆竟就是在楊肅殺人那會兒丟的。

彼時陳天財正不知躲在哪裡,還在裝作沒有歸鄉的樣子;楊肅忙著揮刀砍人,分身乏術,也肯定是沒空去動那支筆的。

況且鎮上考學的風氣又重,這可算得上是極熱門的文房用具了,誰家案頭沒幾支民間仿製的所謂文昌筆?凡人便是闖進書房見著了這支筆,又有誰能認得出,這就是文昌帝君手中那一支貨真價實的文昌筆,還特意給拿走了呢?當時司命將這筆送去給陸安時,不連他自己都沒認出來麼?

眾人正思量間,忽覺腳下一晃,屋內書架桌案也都隨之亂搖,這時架子頂上一卷畫軸混在悄然滑落,正正好好就要砸去虞宛言的頭上。

尚未有人注意到那畫卷墜下,就只見虞宛言腳下青光驟亮,卻是璃音之前種下的護身法陣亮起,畫卷落至虞宛言頭頂三寸之處,便似撞上了一堵無形的鐵壁銅牆,登時畫軸碎裂,外迸彈開,那束畫的線也給撞散了,柔軟的畫紙展開,晃悠悠飄落墜地。

虞宛言有些彆扭地向璃音望去一眼,教養逼迫著他要在此時開口道謝,但就是扭扭捏捏說不出口。

這番少年人彎彎繞繞的小心思,璃音根本全然未覺,她的目光始終落在地下那幅畫上。那是一副在望州隨處可見的后羿射日掛畫,瞥了眼落款,是公子川,心中暗笑:原來陸安竟也有畫技拙劣的時候,那箭的準頭竟給畫歪了,且歪得十分離譜,天上總共就一個太陽,他居然還能對不準,這畫豈不是墮了后羿神君神箭手的威名。

屋子越晃越厲害,眾人上山時便已經歷過這一遭,此時都曉得,是伏龍山又震起來了!

「都去外面。」

搖光執了破軍在手,他說這四個字的聲音並不算大,語調也很平靜,面上和嗓音里都沒有任何多餘的情緒,卻含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壓。

像點兵沙場的將軍,冷靜地向眾人下達了一個軍令。

文昌一手護在楚雁兒頭頂,一手將她緊緊牽著,就快步奔向了屋外。

「這山震得越來越厲害了,只怕山體滑坡,要有村民受傷,我和阿言先御劍去看看伏龍山周圍的情況。」

虞宛初說著,便和虞宛言一起奔出小屋,身形一躍,御劍而上。

最新小说: 失重露水 群鸟沉默时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