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元興帝擺弄著枝頭上含苞欲放的海棠花,「朕記得朕像安兒這麼大的時候, 先帝也多次說過朕年少老成。這樣一看, 安兒確實很像朕。」
李皇后腳步一滯, 猛地抬眼看向元興帝。
陛下這話是什麼意思?
她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雀躍,但表面上還是保持著禮數,謙遜道:「陛下言重了,安兒還有不少要學的呢,怎敢跟陛下比?」
「哦?皇后的意思是,朕的兒子連朕的一句誇讚都擔不起?」元興帝笑著反問道。
李皇后連忙跪下行禮:「臣妾絕無此意!」
「好了,你也不必如此惶恐。」元興帝抬手示意她起來。
「自老大被貶出京後,朝堂上那群老東西就天天催朕早些立儲,說什麼為了朝堂安定。朕看他們根本就是在試探朕的口風!」元興帝不滿地哼了一聲, 「可如今朕覺得是時候堵住他們的嘴了。」
說著,元興帝看向李皇后,微笑道:「朕看安兒這些時日處理朝政極為得體妥當,擔得起儲君這一身份。皇后覺得呢?」
李皇后瞬間臉色驟變,不只是驚喜還是驚嚇。
她反應過來後連忙又跪下,幾乎是喜極而泣道:「陛下看得起安兒,是他的福氣,臣妾代安兒叩謝陛下聖恩!」
元興帝靜靜地看著跪在他面前的李皇后,半晌後點點頭道:「好,那就這麼定了。」
說罷,元興帝折走了一枝海棠,「朕有些乏了,走,回御書房。」
李皇后還沉浸在趙承安即將被立為太子的喜悅中,久久難以回神,竟然連「恭送陛下」都忘了說。
她的安兒就要成為太子了?
這就意味著,自己馬上就要當皇太后了!
一想到這些,李皇后就控制不住地笑了起來。
自己在這宮中多年蹉跎,終究是要成為最後的贏家!
回到御書房之後,元興帝卻沒有去歇息,反而讓陳敏傳一個人進宮面聖。
不久後,陳敏來到門口稟報導:「啟稟陛下,賀郎中到了。」
「讓他一個人進來。」元興帝緩緩道。
「是。」
賀聽瀾原本正在軍械司處理積攢下來的公務,這段時間忙著給清河盟翻案,賀聽瀾幾乎是兩頭忙,整個人忙成了一隻陀螺,連睡覺的時候都能夢見正事。
結果皇帝身邊的大太監突然來傳他進宮,令他有些意外。
一路上賀聽瀾腦中產生了很多猜測,關於元興帝要見他有何用意、關於一會該說什麼、關於自己會不會攤上事。
結果這位君王見到他問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關於顧令惜。
「你娘她……生前過得如何?」元興帝問道。
賀聽瀾一時之間不明白元興帝究竟是不是有什麼言下之意,也猜不透他問這句話的真正用意是什麼,便只好如實回答。
「回陛下,在微臣的記憶中,阿娘經常在外忙碌奔波,鮮少回家。」賀聽瀾道,「但她永遠都充滿精力,微臣小時候雖然不知她出門是去做什麼,卻能感覺到她很樂於其中。」
元興帝靜靜地聽著,半晌後笑了,「嗯,確實像她會有的樣子,好像永遠都不知道累。」
哦,看來陛下是在懷念過去。賀聽瀾心想。
「你來到金陵城,就是為了給你娘報仇?」元興帝又問。
賀聽瀾頓了頓,點頭承認:「是。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微臣如今能得償所願,離不開陛下的英明決斷。微臣叩謝陛下聖恩!」
「她能有你這麼個兒子,在那邊應該也會很欣慰。」元興帝感慨道,「好孩子,你想要什麼賞賜,跟朕說說,朕會儘量滿足。」
賀聽瀾一愣,原本以為這次進宮面聖會遇到麻煩,卻不想還有賞賜?
只是,也不知道這所謂的「賞賜」究竟是不是對自己的一次試探。
賀聽瀾猶豫了一會,小心答道:「微臣身為人子,為母報仇理所應當,不敢奢求賞賜。只是阿娘生前所做諸多善事,死後親人連去祭拜她都不能,微臣深感痛心。故而懇請陛下主持公道。」
「這是自然。」元興帝頷首道,「你娘畢竟是清河盟的一員,理該被後世之人敬仰懷念,朕自然願意為她修墳立碑。只是……」
賀聽瀾立刻明白了元興帝的顧慮。
當年顧令惜是在與魏王趙玄的婚禮上逃婚的,按理來說她即便是死了也應該算是魏王側妃。
但這場婚禮畢竟尚未禮成,花轎連魏王府的大門都沒進,所以又算不得正兒八經的側妃。
這麼多年,元興帝也不曾給她任何妃嬪的追封。
雖然不曾明說,但賀聽瀾也猜得到,這其中不單單有元興帝對顧令惜的怨氣,肯定還少不了顧懷仁的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