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有厚嫁的風氣,嫁進王公之家,所用花費更是數以萬計,阿姊只做了幾年郡守,壓力可想而知。
喉中湧上酸澀,蕭夷光剛要出口感激,只聽蕭瓊笑道:
「明月婢,千萬不要說謝字,聽說你還活著,你不知道我與你阿嫂有多高興。稚婢呢,上次見她時她才剛出生,把她抱來我瞧瞧。」
————
七八日後,蕭瓊的妻子王遺姜也帶著字畫古玩珠寶首飾等輕便的嫁妝趕到,她還額外籌了一筆銀子,打算陪蕭夷光在建鄴買笨重的家具擺設。
哪知建鄴城湧入的中原世家太多,他們租賃房子,把城內的家具用器給買了個精光,蕭夷光與王遺姜轉了幾日,連床都買不到合適的。
壽春縣主聽說後,乾脆帶著她們去了宣城郡,那裡巨木多,又離長江遠,可以從從容容地尋工匠定做。
看過宣城郡的家具,雖不如長安,但比建鄴要好得多,蕭夷光擇了幾十樣精美的,交付了定銀,約定好日子要部曲來取。
回到相府,已經是五日後,她們路過前堂,看到蕭智容與蕭瓊面色不虞,壽春縣主示意兩人跟上,她先跨進堂,問:「你們這麼早回府,是出什麼事了?」
蕭瓊躲開妹妹望過來的目光,垂下頭,臉上儘是懊惱。
蕭智容遣開婢子,她對蕭夷光道:「這幾日宮中放出消息,大王命謝、顧、孫三姓獻上府中坤澤畫像,竟要在江南士族中為太女求娶正妃。」
「我連著日子求見大王,大王皆不見。」蕭瓊重重嘆了口氣:「昨日傳我入宮,卻只是說了些中原世家南渡的事,至於你的親事,則避而不談。」
第33章
廣陵王以蕭瓊出身蘭陵蕭氏,熟悉中原世家為由,加封她為黃門侍郎,負責北方世家、流民僑居江南一事。
繁盛的建鄴、宣城、吳興等郡的土地都為江南世家大族所有,而南渡的北方世家多達上百個,他們都帶著宗族、鄉里、賓客、部曲,沒有土地,遲早會變成新的流民生亂。
北來世家既包括跟隨廣陵王南渡的廣陵世家,也包括從長安等地逃出的中原世家,他們都是累世官卿,文化底蘊深厚,有不少通曉儒經、律法的人才。
廣陵王想要擺脫建鄴豪族的制肘,自然就對這些人十分重視,不僅授渤海高氏、弘農楊氏數人以高官,還要將其親族部曲安置到地廣人稀的會稽。
「王后親弟高虢出身渤海高氏,大王擢他為游擊將軍,掌王宮禁兵,弘農楊氏中也有幾名青年才俊,進了門下省……江南豪族唯有揚州刺史謝簡等寥寥幾人居高位,大王不肯分權給他們,只好用聯姻安撫。」
所以他才會賜給蕭瓊百絹百匹,又順勢委以重任,顯然是想堵住蕭氏的嘴,使蕭氏不要再打太女妃位置的主意。
八娘名滿京華,長安多少好乾元求娶都不得行,如今要嫁一個病秧子,竟還遭到了拒絕。
蕭瓊深以為恥,說話時不住偷偷去看八娘的臉,又為廣陵王找了許多藉口,生怕給她心中留下陰影。
王遺姜臉上也掛不住,她生氣道:「我們家難道是賣妹求財的人嗎?再者說了,明月婢與太女兩情相悅,更不會因區區財物就放棄感情!」
退親在即,蕭夷光卻比眾人淡定得多,她心湖波瀾不驚,一針見血道:「大王子嗣多,想要給江南士族外戚之榮,無需非用太女妃。」
接著蕭夷光講出郊外帷幄中的事,廣陵王見到她後由喜轉怒,語氣疏遠,但她行事都恪守規矩,不清楚為什麼大王的臉色會突然的變換。
「我知道大王是什麼心思。」
開口的是壽春縣主,知兄莫如妹,她的眉頭越來越皺,少見的怒氣沖沖。
「八娘是個好坤澤,不嫁給那羅延嫁給誰?王兄是老毛病又犯了!」
壽春在人前兄友妹恭,向來以維護元叡為主,這麼惱怒的斥責,還是頭一遭。
蕭夷光與阿姊們面面相覷,眸中疑惑不解,還是蕭智容清了清嗓子,「夫人,這件親事——」
「不用你們管,明日我就入宮,不信大王連我都不見。」
壽春全攬在自己身上,她與蕭夷光相處了時日,覺得滿城的建鄴貴女加起來,都不及八娘的一根指頭,就連有賢名的謝七娘也不例外。
這樣秀外慧中的八娘,她是越看越喜歡,恨不得今日就讓人嫁給自己的侄女,當即又拉著八娘的手,安慰道:
「八娘只管安心備嫁,得閒讓阿娥陪你出去賞花,別只悶在府里,我有法子勸大王回心轉意。」
————
第二日晨起,飯堂里只有蕭夷光、蕭娥和王遺姜三人用早食,據蕭娥說,她阿母天還未亮就急沖衝上妝,這會估計已經邁進了行宮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