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帶頭,後來也有拜師心思的人有樣學樣,甚至還有人一步一磕,打算用這來表明自己的誠意。
他們這些舉動林南音這裡沒什麼動靜,倒是讓下面的一些人誤會山上有什麼能治百病的神仙,於是一些家人身患不治之症的人也開始一路行跪拜禮。
林南音始終閉目不言。
又三個月過去,帶頭拜師的年輕人沒再出現了,他對人說山上那個就是騙子,根本沒用。
後來打算想以心誠打洞仙人的普通人在家人逝去之後,也對山頂的林南音破口大罵,認為她沒有半點悲憫心腸,見死不救。
在大家的崇敬變成唾罵之後,來上山的人便漸漸少了,只有外地一些路過的人聽到這幢奇談之後,會特意上山來看看是不是真有這麼一個無柴自燃的高人在這。
等見到真的有人後,他們有人想搭訕有人想拜師,最後得無所應,這才遺憾下山。
再之後,林南音就發現自己就逐漸取代了這山上的雲海奇觀,成了來此山必看的一個點。
對於周圍種種打擾她沒太在意,她在這裡心很靜,周圍的嘈雜於她來說不過山風過耳,不如趁著心靜好好煉陣來的實在。
而且,她還沒看到那雲海奇觀。
興之所至,也得興盡而去才行。
在這樣心靜的狀態下,林南音的陣法經驗終於突破至三階上品。
在她突破的那天晚上,這處山頂下了一場絕無僅有的大雨。
她坐在山石下,心中覺得那場雲海奇觀應該就要出了,哪知在半夜時,突然有一少年扶著一老者登山而來。
少年她不認得,但老者她依稀記得似乎是她來到這裡後第一個上山發現她的人。
那是他還是個中年文士,現在竟然已經垂垂老矣。
老者見到她,像是見了舊友,開心笑了起來,「我就知道您還在。我來就是想告訴您一聲,上次山頂出現雲海奇觀也正是下了這樣一場大雨。您在這等了三十年,大概明日就能得償所願。」
林南音看著他,道謝道:「多謝提醒。山路難行,閣下不如留下喝杯酒暖暖?」
老者聽完,拄著拐杖走到了林南音身邊,他身側的少年忙跟上。
山巔風雨交加,他們避雨的山石下卻一片乾爽。
林南音點柴溫酒,和老者共飲。
在他們閒聊之際,外面已雲收雨歇,當東方的霞光自天際出現時,眼前翻騰的雲海如凌霄仙宮再現人間,座座山頭如雲中府邸,雲飛浪動之際,似有仙人駕雲而來。
作者有話說: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這句詩來自於唐溫如的《題龍陽縣青草湖》
第176章
又一朵花開
饒是林南音御劍走遍三洲,已見過不少風景,也仍被眼前雲海開闊、野峰雄奇所驚艷住,又趕上大日初開,光耀萬里,她人站山巔,把酒臨風,只感自己已如這萬里雲海,胸襟大開,濁氣一吐,多年未破的境界再次鬆動,讓她成功進入結晶六重。
修煉越到後面,境界便越難提升。
修為達到了結晶中後期,林南音就明顯感覺自己修煉速度慢了下來,能三十年突破一個小境界,對她來說,已經是機緣巧合,再後面的估計得要更長時間。
天資所限,越到後面就會越明顯。天賦這東西,拼的就是上限。
而她的上限是時間。
她突破時靈力往她周身襲來,身邊的老者和少年只以為山頂颳了一場大風,攪得腳下的雲霧翻滾異常。
「沒有想到時隔多年,我能再次見到這番奇景。」老人目不轉睛地望著雲海,少年也同樣挪不開眼。
「因緣際會,這是緣到了。」林南音笑道,「你特意冒雨上山提醒我,我本想將我剛煉製好的小陣作為謝禮送你,但這東西你拿著對你來說不見得是好事。我觀你這孫兒倒是不俗,還身具靈根,我恰好與一些修仙宗門有些許關係,可以給他們寫一封薦信,推你孫兒入宗。小陣與推薦信你選上一樣,也算了卻我們今日這段因果。」
她這話一出,老者和少年臉上都露出喜色來。
前者會連夜冒雨上山,要說沒有幾分別的心思那不可能,後者則沒有想到自己還能有入仙門的可能。
少年忍不住輕輕拉了一下爺爺的袖子,老者那還不知道他的想法。
「仙長,我選推薦信。」老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