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尋真看到承安後,在會試放榜時也曾留意過名字,因承安改了名,尋真便沒發現。
陳安中的是三甲同進士,聞喜宴、遊街等活動都沒資格參與。所以兩人之後就沒碰見的機會。
陳安後又通過吏部銓選,在刑部謀得主事一職。
陳安越看越心驚,他跟了謝漼十三年,再熟悉不過他的字跡。至於尋真,她又會時常寫些採買清單讓瑞寶去辦,陳安也多有過目,自然認得她的筆跡。
陳安凝視著卷宗,上面的字雖刻意調整過,可細微之處,卻與姨娘的筆跡極為相似。
陳安心中登時生出一個大膽的猜想。
會不會,姨娘根本就沒死呢?
當下驚得冷汗直冒。
那時,第二日火撲滅,陳安便即刻派人抓那兩個丫頭,幾乎動用了所有人手,甚至將畫像交予城門兵差協查,兩個女子,本就惹人注目,按常理說不可能抓不到,可最終還是讓她們逃脫了。
陳安回想那兩具焦屍,面目全非,燒得連骨頭都露出來了,當時他們又是如何判定其中一具就是姨娘的呢?
不過是依據焦屍的身形,以及從其中一具焦屍身上掉落的簪子。
還有,院後偏門疊放的三塊石頭。
當時,陳安還讓丫鬟們試過,她們都翻不出去,這才認定是兇手所為。
可有一件事被他徹底忽略了。
此事唯有陳安知曉,從未向旁人提及,那就是——
姨娘曾有偷溜出府的「前科」!
想到這裡,陳安只覺得頭皮發麻,全身雞皮疙瘩驟起。
他越想越覺得其中蹊蹺,若那兩個女子真是姨娘和丫鬟引兒,那無論如何拿著畫像搜尋,自然是徒勞無功。
如此一來,所有怪異之處便能說得通了。
但有一點讓陳安百思不得其解,若姨娘真的還活著,為何不來找爺呢?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竟還膽大包天,參加了科舉?
可這般毫無根據的推測,他也不敢貿然告訴謝漼。陳安糾結良久,還是決定,先自己派人調查,等有眉目,再去拜見謝漼。
處理完手頭公務,陳安憑藉記憶,繪出尋真和甄凌的畫像,隨後又尋人打聽崑山縣的官吏。
第118章 「幾乎可以確定」……
每至季度更迭,潘競都需向蘇州刺史匯報工作,季度匯報遞交文書即可,到了年終,便需本人過去。
年終匯報的準備工作就更多了,尋真耗費一周,將崑山縣一年的治理情況,稅收、農業生產、司法案件等各方面的數據,整理成冊,交給潘競。
潘競隨手翻了幾頁,道:「此次歲末奏報,競舟與我一同去吧。」
接著又問,「聽聞競舟曾在青麓書院問學?」
尋真:「嗯,我在蘇州城住過兩年。」
潘競:「那競舟必定對蘇州城極為熟悉了?正巧我從未去過,屆時便勞煩競舟帶著我四處遊玩一番?」
尋真:「好。」
潘競和尋真一去,便讓主簿和縣尉暫代管理縣中事務。
兩人坐著馬車去,第二日傍晚入蘇州城。
門子早已在城門口候著,見他們到了,上前迎接,引他們到子城。小吏將尋真二人帶至正廳,請他們稍作等候,僕人們奉上熱茶與點心。沒過多久,小吏走進來說,刺史大人因家中突發要事,無法親自接待,便讓長史代為相迎。
片刻,一位身著綠色官服的青年走進正廳,目光一掃,定在潘競身上,道:「子尚,許久未見。」
潘競起身行禮,笑道:「懷逸,早聽聞你在此地,今日可算見到了!」
尋真心想,這兩人還認識呢。
也跟著行禮:「長史大人。」
范豈的眼神投向尋真,怔怔的,說不出話來。
潘競瞧著范豈這副發愣的模樣,心道,范豈這人,莫不是還惦記著他那位「靈仙」姑娘?
雖潘競這些年被扔到了邊境,可京中的瓜是一個沒少吃,自然知謝漼那妾室亡故後,謝漼悲痛欲絕,還突發心疾。也知道範豈後來與王家孫女和離,連兒子都送給了王家。王家為了補償他,便給他疏通關係,為他謀得了蘇州長史這一職。=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