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1 / 2)

良馨笑了一聲,「行,反正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及時通知我。」

半個月後,生產設備運到了家屬工廠,隨行的日方技術人員,也被全廠幹部迎接到了廠里。

緊接著,江京農業大學派來的技術小組也到了江京火車站。

剛因為十年下放回到大學任課沒幾年的教授們,一下火車,看到家屬工廠的集體幹部和11師的領導幹部們都來迎接他們,頓時驚得話都沒能說出來。

等被安排到了師部招待所的套間住下,再到師部小灶用完餐,被軍隊首長才能坐的上海牌小轎車接到了家屬工廠。

一位老教授眼含淚花道:「國家終於真的開始重視知識了!」

一句話把大家差點都說成啞巴了。

接著,良馨還沒說技術提成的事,農業大學的教授們,一致表示不用住在師部招待所,也不用去師部小灶用餐,更不用每天用小轎車來回接送。

「我們就和廠職工一樣,有宿舍住宿舍,有工棚住工棚,食堂燒什麼我們就吃什麼。」

小組組長劉教授對良馨道:「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些日常生活瑣事上,抓緊一切時間和日本派來的技術人員把本土口味研發出來,儘快將方便麵國產化率從3%提升到50%以上,這才是關鍵重要的事!」

第108章 新口味

行政後勤的人都感動於農業大學教授們的一片赤城之心,儘可能在廠里安排好技術人員每日餐食,汽車仍然在外等候著,以備教授們隨時回到師部招待所套間休息。

但老教授們進廠之後,日以繼夜忙著熟悉生產設備、麵餅壓延切條蒸煮切割乾燥技術環節、調味料和保鮮技術,吃住都在廠里,很少回招待所去住。

1團2團的家屬和地方安排的待業青年全部進廠。

廠幹部和職代會選出來第一批技術人員已經跟著日本派來的工程師開始學習。

全廠如火如荼忙活了半個月,原本抱著來混一份工資的家屬,都不知不覺投入進抓緊時間學技術的氛圍之中。

食堂菜都冷了才想起來要吃飯。

晚上到下班點了,愣是不肯走。

良馨趕大家回去,大家還要不高興,反過來趕良馨快回去。

基地記者一直在跟蹤報導家屬工廠的新聞,守在廠里幾天,寫出一篇「非一般的家屬工廠」。

如何非一般,拿了其他單位的家屬工廠舉例。

正兒八經的後勤正營職幹部,通常最不願意去的地方就是當家屬工廠的廠長,一旦被分配去管家屬工廠,便會覺得天都塌了,軍涯到了盡頭。

為什麼?

因為家屬工廠的這些官太太,一個比一個不服管,你要是讓哪個不高興了,回去吹吹枕頭風,很有可能就會讓你日子不好過。

所以,家屬工廠的職工們遲到早退是太過正常的事,壓根沒人管。

其實就是放到軍工廠,老油條聽得多,軍轉民之後,混日子,偷廠裡邊角料甚至直接偷廠里產品出去倒賣的也都稀鬆平常了。

因此,一群官太太把廠長趕回家聽說過,廠長趕官太太們下班,結果趕都趕不走,加班到廢寢忘食,這種事全軍同志都還是第一次聽說!

產品準備期間,記者追蹤報導,也是良馨支持的事。

這樣可以在報紙上持續保持良心方便麵廠的曝光度。

無關生產,關於家屬們不符合常理認真工作的新鮮事,也能調起人民同志們的興趣和期待感。

老教授們熟悉了全套生產設備和技術,中日雙方技術人員也根據江門農場生產出來的小麥麵粉和油脂,試生產幾次樣品之後,良馨召開了新口味研究生產會議。

「日本三晶方便麵的兩種口味通過技術人員的工藝調整,已經適應了本土麵粉。」

良馨讓鍾雪蓮和李茅將列印出來的材料分發給會議室里的每一個人,「目前三鮮口味和味噌豬骨湯口味,和國內其他十條生產線的口味重複率較高,我個人也認為這兩種口味並不適合作為拳頭產品,推向中國市場,論吃麵,我們中國能說到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我們的老祖宗就開始和面抻拉,傳承到今天,可以說每一位中國人都吃過麵條,山西的刀削麵、陝西的油潑麵、北京的炸醬麵、新疆的拉條子,品種數不勝數,這些麵條的做法不但能為我們提供新口味的思路,還說明了方便麵在我國具有非常可觀的市場,這是我總結出來的中國大江南北各地麵條熬製方法,大家先看一下。」

最新小说: 父欲(H)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