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夫人,您打開瞧瞧,這裡頭全是我阿兄一件一件親自挑選的。」蘇軾笑眯眯地給魏氏介紹起裡頭的物什,好給自家兄長在未來岳母面前博個更好的印象。
「您看這個,這瓶薔薇水可不是凡品,這是我阿兄從一位大食國商人手中買來的。就因為阿兄聽說那異域的薔薇花香味更為馨烈,提煉出來的香液也最為上乘。在衣服上撒上幾滴,花香十數日也不散,可謂極品中的極品!」蘇軾活像個推銷香水的胡商,蘇轍嘴角一抽,連忙扯了扯自家二哥的衣袖,示意他收一收。
魏氏倒是聽得挺高興,蘇家送的催妝禮的確有心了。溪兒能嫁進這麼個人家,她這個當娘的也放心不少。因此,魏氏並不介意蘇軾稍顯黃婆賣瓜式的話語,反倒主動拿起一盒潤發膏,問道:「哎喲,這是你們蜀中出產潤發膏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當叫『西蜀油』?」
「狄夫人好眼力,這的確是我們蜀中專供宮中使用的西蜀油。聽說如今還有好些中貴人偷偷將宮中的西蜀油拿到宮外去,高價賣給那些富貴人家呢。」蘇軾一得意,就忍不住吐露了一個宮中秘事。
「你怎知道?」魏氏果然追問。
「我阿兄他小師弟清風告訴我的。」蘇軾撓撓頭,隨後繼續介紹,「還有這個香餅子,也是我們蜀中才有的。裡頭用了榲桲、檀香、沉香……」
被勒令留在蘇家,不得外出的蘇衡全然不知他的好弟弟都在狄家說了些什麼。只是在看見蘇軾與蘇轍兩人帶回的回禮時,一時陷入沉默。
男方往女方送催妝禮,依例,女方也要回贈男方公裳與繡花幞頭之類衣物服飾。只是——這也未免太華麗了吧,那箱子一打開,蘇衡簡直要被上面的金線與珠寶的光澤給閃到眼睛。
「阿兄,看樣子狄夫人很滿意我們家送的催妝禮!」蘇軾眼睛亮晶晶地試圖向蘇衡邀功,「我可是花了不少力氣給狄夫人介紹阿兄你靜心挑選的催妝禮呢。」
「……」蘇衡沉默片刻,拍拍蘇軾的肩膀,一言不發地走了。
「哎?阿兄,你怎麼走了?你不試試這衣裳和幞頭嗎?」蘇軾見蘇衡走的頭也不回,納悶地向蘇轍求助,「阿弟,你說阿兄他這是什麼意思?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啊?」
蘇轍也沉默了片刻,然後開口道:「嗯……阿兄這是高興得不知說什麼才好了。」
「真的?原來阿兄這麼高興?!」蘇軾驕傲地翹鼻子,「這可多虧了我!」
蘇轍別過臉,不忍再看:「……嗯。」
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地上蘇衡魏溪,喜結連理。
迎親隊伍從蘇家出發,孔武有力的轎夫們抬著宋人稱為「花檐子」的花轎,奏樂的樂伎敲鑼打鼓,吹拉彈唱,蘇衡著一身新郎長袍,端坐高頭駿馬之上,領著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地向狄家進發。
狄家眾人早已在門前候著,迎親的隊伍一道,就有狄家僕從上前送上彩緞,犒勞迎親隊伍。樂伎們奏樂越發賣力,在狄家外頭以熱鬧歡快的樂音催促著裡頭的新娘快些梳妝出門。
萬眾矚目之下,魏溪身著鳳冠霞帔,在兩位兄長的護送下緩步走出,進了迎親的花轎。新娘一進轎,抬轎人便開始起鬨討喜錢。柳氏早就備好了用紅布袋裝著的喜錢,抬轎人收了喜錢,這才麻利地抬起花轎。這一儀式叫做「起檐子」。
成婚的儀式又繁瑣又累人,蘇衡其實早早就同狄家商量過,已經刪減了一些他認為沒必要的儀式。比如新娘的轎子進門之前,男方要派人向女方索要喜錢和花紅,否則不許進門。這個環節叫「攔門」。蘇衡認為娶妻自然要有誠意,豈有非但不恭迎還要攔門的道理,因此作主把這個環節給刪去了。
還有什麼新郎要身穿禮服,頭戴花勝,高坐在中堂的椅子上,等著女方請他下座的儀式,蘇衡亦覺得不妥。這儀式說來也無厘頭得很,先是由媒人來請,新郎不動,再由女方姨母或舅母來請,新郎仍舊不動,最後由岳母出場,請女婿下座,三請之後,新郎才能下座。娶親之日,新郎真是好大的威風,也不知這個儀式是要給女方一個下馬威呢還是別的意思。總之,因蘇衡不喜,素、狄兩家人便也同意刪去這一環節了。
牽巾、拜祖、對拜、撒帳、合髻……一系列流程走下來,終於到了最後一個飲交杯酒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