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衡離家在京城行醫這些年,蘇家也有了不少變化,尤其是蘇家小輩們,一個個及冠的及冠,出嫁的出嫁,留在老宅中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少了。
小輩中年紀最大的蘇不欺因蔭補得官,有了個「太子中舍」的官身,但是朝廷規定凡蔭補者,以二十五歲為限,足齡方可擁有差遣,也就是任實職。蘇不欺還差兩年才到二十五。因此,蘇渙便讓他先跟在自己身邊做事,同時學習為官之道。
蘇不疑去歲才及冠,又因為不是長子,蔭補輪不到他,加上沒了長兄蘇不欺在旁管束,他便成日在眉山招貓逗狗,浪到飛起。孩子大了,再拿柳條管教已經不合適了。楊氏對從小頑劣,死不悔改的蘇不疑已經絕望了。蘇渙這次回來,楊氏直接讓他把蘇不疑也帶上,省得在家裡無所事事,礙她的眼。
蘇二娘與蘇四娘均已出嫁。前者嫁了楊氏娘家一個叫楊薦的遠房親戚,那楊薦也爭氣,娶了蘇二娘的第二年就考中了進士。後者嫁的是楊薦交好的一位同科進士,叫王東美。楊、王兩人都在杭州任官,蘇二娘與蘇四娘離得近,得以常常往來。
比較令蘇衡驚訝的是程之言,他竟棄文從武北上投軍去了。如果蘇衡沒記錯的話,當初程之言與兩位堂兄在天慶觀北極院讀書時,學問文章都很不錯,常被先生誇獎。也不知為何,程之言竟放棄科舉轉而從軍了。
「阿兄,我收拾好啦,咱們出發吧~」蘇軾背著小竹簍,拉著蘇轍的手眼睛亮晶晶地撲了過來,打算了蘇衡的思緒。
蘇衡回過神,看著蘇軾的小竹簍,沉默片刻:「軾兒,我們是去逛蠶市,你背個竹簍做什麼?我們家又不養蠶。」
「蠶市上也有很多吃食攤子和玩具攤子呀。祖父生病後,我和小兔子都沒有心情逛街買玩具了,現在祖父已經大好啦,當然要把之前沒買的玩具全部補回來!阿娘昨日答應了我的!」蘇軾掰著指頭數,「去年端午的花花巧畫扇,七夕的磨喝樂,中秋的紙燈籠……」
「停」,蘇衡敗下陣來,「既然阿娘答應了,那你便背著吧。」
「好耶!」蘇軾興奮得原地蹦躂。
二月時節,農家春閒,城中往往會舉行蠶市,主要是售賣養蠶繅絲的器具,但也有不少吃食與玩具攤子,供鄉下來的百姓遊玩。擺攤的大多是城裡人,有些城裡人不老實,做生意不誠心,專騙鄉下人的錢。因此,採買時,千萬要留個心眼兒。
「阿兄,那邊有玩具攤子,(嚼嚼嚼),我想去那邊看看!(嚼嚼嚼)」蘇軾像吃小倉鼠似地,嘴裡鼓鼓囊囊地嚼著三顆炸肉丸子,伸手指了指右前方的攤子。
蘇衡遞過來一塊乾淨的帕子,讓蘇軾把嘴角地渣子拭乾淨:「擦嘴。」
「軾兒,你就不能一吃完一個再吃下一個,非要三顆丸子一道往嘴裡塞,也不怕噎著。」一旁的程氏見了,柔聲勸道。
蘇軾嚼著肉丸子,懵懂地抬頭:「唔?可是,(嚼嚼嚼),這樣吃比較痛快!」
「二哥,你快別說了。」蘇轍一隻手抱托著自己的那份炸肉丸,一隻手偷偷拽了拽蘇軾的衣袖。
「軾兒,你都十一歲了,也當哥哥了,要給卯君做好榜樣。」程氏苦口婆心地勸道。
蘇衡的目光在明顯吃得高興,完全不知悔改的蘇軾身上落了落,黑玉色的眸子微閃,當著蘇軾的面抬手摸了摸蘇轍的小腦袋,淡聲:「卯君最乖。」嗯,頭髮軟軟的,手感也極好,
「!!!!」蘇軾瞪圓了眼睛,像只狗窩被偷走的拉布拉多。
「咕嘟」一聲,蘇軾把嘴巴里的肉丸子全部咽下去,然後乖乖巧巧地又格外做作地用竹籤子戳起一顆炸丸子,小嘴微張,輕輕咬了一小口,細嚼慢咽一番,這才搖晃著尾巴問道:「阿兄,是這樣嗎?」
「……嗯。」蘇衡額角一抽,藥下得太猛,把蘇軾給刺激到了。什麼叫過猶不及啊……
蘇轍仰頭看看二哥,又看看長兄,若有所思。
「瞧一瞧看一看嘞,吹叫兒娟孩兒千千車小彈弓小刀槍毽子
風箏應有盡有,包您滿意嘞——「玩具攤的攤主揚聲唱賣起來,吸引了不少小郎君小娘子的目光。
「幾位小郎君小娘子瞧一瞧,可有喜歡的?」蘇家一行到了玩具攤前,攤主立刻笑眯眯地搓手問道。=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