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只有你們在家中,爹娘呢?」見三個弟弟妹妹們的情緒終於平復下來,蘇衡問道。
「爹娘都在老宅照顧祖父。阿兄,祖父他,他……」蘇軾碩說著說著,又想哭了。
「先不說了,我們現在就去老宅。你們在信中也沒有詳細告知
我祖父的病症,我還不清楚祖父究竟是得了什麼病。我從京中帶了不少珍貴藥材,希望能排上用場。「蘇衡這些年一直在精進醫術,水平已經與貴生道人相當,甚至由於蘇衡擁有前世的從醫記憶,在某些方面比貴生道人還要略勝一籌。
「好!」長兄回來了,蘇軫三姐弟仿佛有了主心骨,原本絕望的心中又升起一絲希望。阿兄的醫術獨步天下,也許祖父的病還有救!
蘇衡見到蘇序時,蘇序已經無法和自己最寵愛的三孫子交談了。
眉山的郎中與成都府的郎中都為蘇序診治過,都說他是得了風疾,藥石無醫,只能延緩病情,無法徹底根治。蘇序一開始還能走動,到後來只能勉強坐著,再後來,只能躺在病床上,無望地感受著生命力的流逝。
「祖父!」蘇衡見到口歪眼斜,嘴角流涎地蘇序,衣袖下的雙手不由緊緊握成了拳,連指甲都陷進肉里。
上前幾步,跪在蘇序榻前,蘇衡顫聲道:「孫兒不孝,遲遲未歸,讓祖父受苦了。」
「衡兒,你跟著貴生道長學醫數年,醫術想來大有長進,快幫你祖父看看吧。」蘇洵道。
「是。」
第86章 第86章地黃飲子
要治好蘇序的病,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蘇衡替蘇序細細診斷後,確定前醫診斷無誤,蘇序所患就是風疾,用前世的醫學術語來講,就是中風了。
按了按蘇序因肌肉萎縮而無力支撐軀幹的四肢,蘇衡斂眸沉思起具體的治療方案。
「衡兒,你祖父這病,可還能治?」蘇洵心焦地出聲問道。一旁的蘇渙也投來關切的視線。
蘇衡的伯父蘇渙在外地做官多年,這次聽說蘇序病重,也同蘇衡一般日夜兼程地趕了回來,比蘇衡還要早到幾日。大宋官員的休假制度還是相當人性化的,凡是父母居於三千里外的官員,每三年都有三十日的探親假。蘇渙這次回來,便是休的探親假。
「祖父這病,是由於年老體弱,腎元虛衰,使得虛風內動,痰濁上泛,閉阻竅絡。因沉疴難愈,恐怕需要花上一定時間治療方可痊癒。」蘇衡緩緩說道。
「可以痊癒?!」蘇洵和蘇渙對視一眼,喜出望外。
「嗯」,蘇衡點頭,「我先為祖父開十劑滋補腎陰,溫陽腎陽的補益劑,再配合針灸為祖父疏通經絡。至於徹底根治,短則半年,長則一年,需要慢慢來。」
「這已經很好了。為父先前去成都府花大價錢請了一位蜀中名醫,連他都說只可延緩難以痊癒。還是我兒聰慧,醫術過人。」蘇洵老懷大慰。
「這是地黃飲子的配方,我已根據祖父的病情對藥材配伍進行了加減,勞煩蓮姨去秦家醫館按方抓藥。一劑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蘇衡提筆寫下藥方,交給侍立一旁的採蓮。
採蓮接過方子,應聲離去。
地黃飲子是古方,出自《黃帝素問宣明論方》,以滋腎陰的熟地黃、山茱萸和溫腎陽的肉蓯蓉、巴戟天四味藥為君藥。蘇衡前世曾見他導師此方醫治過一位五十五歲的臨退休幹部。當時西醫診斷他是得了腦血栓形成,俗稱腦梗塞。那病人不想接受西醫手術,又找上了蘇衡的導師,要求用中醫的手段進行保守治療。
蘇衡的導師見那病人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綜合辨證下來,認為那病人是得了中醫所說的「喑痱證」。所謂喑痱證,最主要的病症便是舌頭僵直無法言語,兩足無力不能坐立,足冷麵赤,脈沉細弱。
蘇衡導師用地黃飲子加減,給那病人開了藥。服藥一個月後,那病人口歪眼斜的情況已經消失,語言功能基本恢復,半身不遂也明顯好轉。服藥半年後,病人已經能獨立行走無礙。
蘇序的情況,與那臨退休幹部很像,但要更嚴重些。蘇衡參照前世導師開的藥方進行加減,又配合針灸治療,雙管齊下,不說能立起沉疴,至少一劑下去,便能讓蘇序開口說話了。
打開醫箱,蘇衡取出針灸用具,開始為蘇序針灸。先是針刺十二經井穴,又用艾條熱灸蘇序的肩井與曲池兩處穴位,為蘇序疏通經絡。
就這樣過去了一個月,蘇序病已大好,能在蘇洵的攙扶下,拄著竹拐慢慢地下地走個數十步了。蘇渙為此鬆了一大口氣,探親假用盡,他只能帶著蘇不欺與蘇不疑匆匆離去,楊氏仍舊留在家中照顧蘇序與家中還未出嫁的六娘、七娘還有幼子蘇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