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散?藺太醫眼神一閃,無須費勁回想,腦中已自發浮現出黑龍散的配方:穿山甲六量、丁香皮六兩、土當歸二兩、百草霜半兩枇杷根葉半兩,五味藥焙碾為末,以薑汁水調為膏狀即成。
黑龍散治筋骨碎斷有奇效,是他在太醫局時慣用之方。藺太醫瞥了一眼貴生道人,咬耳朵小聲道:「你對你徒弟倒是大方,把別人的絕活都給教了去。」
貴生道人嗤了一聲:「什麼你的絕活,那黑龍散就寫在唐人醫書上,只許你用,不許旁人用不成?」
「盡信書不如無書,光看醫書便能治病的話,還要我這個教授作甚。太醫局裡那三百醫學生看書自學不是更方便!定是你這老東西教的,別不承認了。」藺太醫咬死不信這是蘇衡自己看書便學會了正骨與用藥之法。
貴生道人與藺太醫在一旁竊竊私語,分毫不影響蘇衡專心正骨。丁五在那小兵的斷腿處敷貼了足量的黑龍散後,又按照蘇衡的吩咐,用兩塊柳木板將那斷骨固定住。
蘇衡取出一罐白泥,填補在夾板縫隙處,好固定傷處,然後才用細麻繃帶在那傷兵腿上繞圈綁緊。
「好了」,蘇衡給繃帶打上結,站起身對丁五吩咐道,「三日後須解開繃帶換一次藥。」
「是,俺記住了。」丁五應道。蘇小大夫之前給他們這些民夫培訓時說了,如今是夏日,換藥須得勤快一些,兩三日便要一換,須將那細麻繃帶解下來,重新為傷卒淋洗傷口,然後重複敷藥,上夾板,糊石膏泥,繃帶捆綁固定這幾個步驟。若是正值那寒冬臘月,四五日一換也是可以的。
藺太醫見蘇衡為那小兵處理好斷腿,這才施施然湊過來細看:「這白泥是何物?」
「此物為『石膏』。將石膏煅燒成粉,再以水調和成泥,既可固定傷處又有止血、生肌、斂瘡之效。」蘇衡解釋道。
「煅石膏外用還有這等奇效?」藺太醫不由升起幾分興趣,「三日後換藥,我定要再來一觀。」
生石膏入藥並不罕見,在漢代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論》中就有不少方劑使用了生石膏。石膏為大寒的藥物,生用可清熱瀉火。但煅石膏外用,藺太醫倒是第一次見識,因此打算觀察這位斷腿小兵後續的恢復情況,以驗證蘇衡所說是否屬實。
「噠噠」兩聲,是藺太醫在輕敲那兩塊木板的聲音。「這是柳木還是杉木?」藺太醫又問。
蘇衡:「柳木。」
藺太醫皺起眉頭:「柳木這般硬,若非你用了石膏填補縫隙,根本無法將傷處裹住。為何不用杉木皮包裹?杉木皮軟而透氣,這樣的斷骨,用上數片杉木皮包裹,再以麻布環繞綁緊,豈不更省事?」
「杉木皮軟而透氣,既是優點亦是缺點。《仙授理傷斷續秘方》中的確記載了杉木皮夾縛之法。但這位傷卒斷的是腿骨,須牢牢固定住斷骨,不可使其挪動。杉木皮過軟,若不留神,容易使得斷骨再次錯位。再者,柳木易生發,此特性亦有助於腿骨生長癒合。」面對藺太醫的質問,蘇衡並不惱。不同醫者有不同的治法與用藥習慣,多多交流反倒有利於碰撞出新的治療思路。
「哦?你還看過《仙授理傷斷續秘方》?那黑龍散——?」藺太醫言未竟而意已達。
「黑龍散之方正是晚輩從此書中學得。」蘇衡會意,主動解釋道。
當初蘇衡還未拜師時,無礙子就已受貴生道人所託,將埋在銀杏樹下的那箱醫書挖了出來,送到了蘇家。那箱醫書匯集了歷朝歷代名醫所著醫書,也有不少今人編寫的方藥集子,十分珍貴。唐朝骨科名醫藺道人所著《仙授理傷斷續秘方》亦在那箱醫書中。
「你師傅不曾教過此方?」藺太醫追問。
蘇衡緩緩搖頭:「不曾。」
「好!」藺太醫一擊掌,認真起來,「那我便考考你!治撲損折傷,筋骨碎斷之藥,除了黑龍散,還有大紅丸、小紅丸與大活血丹等,品類豐富。但軍中常備藥物卻只有大紅丸與黑龍散,少見小紅丸與大活血丹,為何?」
蘇衡沒想到藺太醫提問的角度如此刁鑽,但萬變不離其宗,他斂眉沉思了一會兒,便想到了答案:「因乳香與沒藥兩味藥材,價格昂貴,大活血丹的配方中有乳香一味,小紅丸的配方中兩味貴价藥更是兼而有之。這兩種丸藥最是金貴,朝中軍費有限,斷無可能大肆製作或購買如此昂貴的丸藥以備底層士兵使用。」
藺太
醫點點頭,又問了一些細節,比如「小紅丸中的當歸應用土當歸還是川當歸」、「大活血丹所用骨碎補以何處所生者為佳」之類的問題。蘇衡過目不忘,早已將《仙授理傷斷續秘方》中的內容熟記在心,因此從容作答,無一錯誤。=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