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2 / 2)

幾個小兵懶懶散散地整好著裝,撈起兵器隨意往肩上一扛,慢吞吞地往集合地走去。

這一戰的結果可想而知。宋軍大敗,敵寇得勝,大肆擄掠一番,滿載而歸。

這樣的情形已不是第一次發生。自去歲元昊稱帝建國大夏以來,夏軍頻繁侵擾大宋邊境。兩軍交戰,宋軍屢戰屢敗,軍中士氣低迷,早已失去鬥志。甚至還有不少士兵心生怯意,認為夏軍不可戰勝,還未開戰已滿懷畏懼。

一日,軍中新來了一位指揮使,據說這位新上任的長官曾隸屬於隸屬於御馬直,後因騎射超群被選做散直。趙元昊造反後,朝廷下詔挑選衛士戍邊。這位新指揮使因武藝高超,謀略過人獲選,被朝廷任命為延州指揮使。

大宋軍隊編制,以馬軍四百人、步軍五百人為一指揮,指揮的最高軍事長官便是指揮使,簡稱「指使」,指使之下還有副指使。這位新上任的指揮使一到保安軍,便下令手下副使與馬軍、步軍兵士集合。

「新官上任三把火,咱們這位指揮使是打算隨即『殺』幾個小兵,儆一儆咱們剩下的猴兒?」

「誰知道呢。反正這仗是打不贏了,換誰不都一樣。」

「我只想回去睡覺,希望這個新官訓話環節早些結束,困死我了。」

幾名小兵隨意地閒扯著,拖拖拉拉地走向指定的集合地點。但這幾個人沒想到自己居然是最晚到的一批,到了集合地,幾人都被面前軍容整肅,寂靜一片的大場面給嚇了一跳。

他們這一指揮的兵士不都是站沒站相,坐沒坐樣的嗎?就算新官上任,第一天要給新指揮使留個好印象,也不用裝得這麼過吧?幾人面面相覷,踟躕著停在了原地。

「愣在那裡幹什麼!還不快歸隊!」有熟人小聲提醒,那幾名小兵如夢初醒,小跑著站到了自己的位置。

高台上,新任指揮使見人到齊,沉穩地開始他的講話。幾位小兵偷眼看去,那新指揮使面容剛毅,麥色肌膚,一雙劍眉斜飛入鬢,看著不過三十歲出頭。最為惹眼的是新指揮使臉上深黛色的刺青,使得原本英氣逼人的臉龐多了幾分沉鬱。

幾名小兵站得近,彼此擠眉弄眼,暗戳戳地用眼神交流示意——

「喂,看到新指使臉上的刺青沒?」

「看到了,還用你示意,我第一眼就看到了。」

「那不是犯人才有的刺青嗎?良家子誰會在臉上刺字啊?咱們這位新指使,看來不簡單吶。」

「你倆快站直了!新指使好像往咱們這邊看過來了。」

新指使的講話已經接近尾聲:「我知你們心中存疑,甚至不屑。但是,我們身為戍邊衛兵,上陣殺敵,保家衛國是我們的職責。屢戰屢敗又如何?屢敗屢戰,勇往直前,方為大丈夫本色!我狄青在此鄭重承諾,凡有戰,我必先。只要一息尚存,絕不放下殺敵的武器!」

台下掌聲雷動,近千人齊齊鼓起掌來,造成的聲勢還真不小。幾個小兵一邊「啪啪」鼓掌,一邊偷偷撇嘴。說的比唱的好聽,每一人指揮使都說得慷慨激昂,真正打起仗來卻沒什麼本事,最後還不是會狼狽地被夏軍追著打。

幾個暗自腹誹的小兵沒想到的是,這一任的指揮使確實與之前的指揮使都不同。新指使狄青是位言出必行的真漢子,凡有戰事他必定親自做先鋒,廝殺在危險的最前線。久而久之,兵士們被其所感染,為其所折服。凡有狄青在場,兵士必定爭先恐後為其馬前之卒。

冬月下旬,夏軍入寇保安軍。宋夏之間爆發大規模戰事,狄青為先鋒,身先士卒,率領近千士兵奮勇殺敵。

據狄青的一位親衛事後回憶,當時狄指揮使臨敵不懼,披頭散髮,手持長柄屈刀,頭戴黃銅面具,出入敵中,所向披靡。那黃銅面具五官猙獰,口吐獠牙,襯得狄指揮使恍若夜叉羅剎、索命惡鬼,敵軍畏怯,皆望風而逃。

夏軍敗退,宋軍大勝。這是宋夏交戰以來,大宋軍隊獲得的第一次大勝仗,後世稱之為「保安大捷」。

保安大捷的喜訊傳至蜀地時,兩川因久旱引起的饑荒已得到緩解與控制。朝廷解除了限制兩川饑民出劍門關的禁令,蜀地災情漸漸平息。

眉山的災情是最早得到控制的,因此眉山也最早恢復災前的秩序。在此次救災中表現突出,作出卓越貢獻者,官府都給予了表彰。=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父欲(H)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