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礬可吸附水中雜質,從而起到澄清水源的作用。我們可以取一盆渾濁的污水,往其中投入白礬,是否有效,一試便知。」蘇衡從容答道。
林郎中立即喚林家醫館的一位藥師準備好污水與白礬。蘇衡大致目測了一下盆中污水的體積,按照每百升水加入一克白礬的比例,估摸著取出適量白礬,投入盆中,並用一根樹枝當做攪拌工具,將盆中水攪拌至白礬徹底溶解。
「需要靜置等候一段時間,水中雜質會沉至盆底。」
眾人依言等待,果然,盆中渾濁的污水漸漸變得清澈,可以清晰看見盆底有一層黑色雜質。
秦郎中擊掌讚嘆:「此法大妙!」
有了林、秦兩位郎中還有貴生道人的支持,蘇衡提出的白礬淨水之法很快被縣令採納。眉山城南與城北雖然集聚了不少災民,但是由於飲用水源得到淨化,加上眉山一眾郎中們防治有方,並未爆發令人生懼的疫病。
反觀眉山附近的幾個縣城就沒有這般和諧有序了。青神縣那邊甚至還發生饑民闖入富戶家中,砸掉糧倉門鎖,將富戶所囤糧米劫掠一空的事情。若不是官兵趕到,武力鎮壓,程家險些也遭了殃。也是因這一遭,程家這才主動捐銀,助官府賑濟災民。
其實早在那些流民進城時,郭氏就已經提議設棚施粥,但程濬被愛妾潘素素的枕頭風一吹,最後還是沒同意。
原來,自從那潘素素設法將執掌程家中饋的權力從郭氏手中奪了過來,她就不時挪用公帳上的錢,偷偷補貼自己,採買了不少昂貴的金銀珠寶首飾頭面。若是要捐銀賑災,那必定是一大筆支出,潘素素用拙劣手法做的假帳十有八九會因此被發現。因此,她便變著法兒地阻撓捐銀之事。
後來,災情愈發嚴重,越來越多的流民湧入,還發生了富戶遭劫之事,程濬深知若不採取措施,饑民越聚越多卻得不到安撫,後果不堪設想,便做主捐銀賑災。潘素素的假帳終於被發現,程濬發了很大一場脾氣,奪了她的權力,讓郭氏重新主持程家中饋。
十月,川峽四路終於收到一則好消息。朝廷已於上個月出內庫銀四萬兩購買了一大批粟米,用以賑濟益、梓、利、夔四路的饑民。這批賑災糧走水路運輸,已在運送的路上。蜀中民心大振,日日盼著朝廷的賑災糧早日運達。
蘇洵對此卻不太樂觀。京中路遙,賑災的糧食派發下來,不知要經過幾層盤剝,這般層層盤剝之下,真正能到百姓手上的也不知能剩多少。
況且,如今邊境亦不太平。蘇渙在京為官,與蘇洵書信往來,京中許多消息,蘇洵通過蘇渙來信,也略知一二。今春正月,西平王趙元昊上書天子,妄圖讓朝廷承認他大夏皇帝的尊位。朝廷自然拒絕。六月,朝廷削奪對元昊所賜『趙』姓與官爵,除其屬籍。元昊不臣之心昭昭,頻繁擾邊。賑災與戍邊都需要大量銀錢。若是起了戰事,資費更甚。
蘇洵站在書房窗前,望著窗外的幾竿竹子,嘆息連連,憂心忡忡:「唉,內憂外患,多事之秋啊!」
第29章 第29章將星初升
冬月葭草吐綠,為洛水增添了一絲生氣。然而這一絲綠意與保安軍漫天飛舞的黃沙與溝壑縱橫的黃土相比,未免顯得過於渺小而微弱。
大宋實行州縣二級制,統縣的政區除了州,還有府、軍、監三種。「軍」大多設在沿邊地區,如保安軍就與大夏接壤,是宋夏交戰的最前線,也是大宋抵禦元昊軍隊的主要陣地。
曾有人言,保安軍存則關中安,關中安則天下安。由此可見其軍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若是蘇衡到此,定能一眼看出此地正位於陝北高原丘陵溝壑區。此地因土質疏鬆,植被稀少,一到雨季,暴雨沖刷之下,大量水土流失,便會形成一道道「鞭傷」,將整個高原「鞭笞」得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保安軍氣候乾旱,旱季格外漫長,幸有洛水流經,為當地軍民提供了珍貴的水資源。較寬的河谷、肥沃的土壤與充足的水源也為當地農業的發展孕育了條件。洛水谷道成為陸路交通要道與重要農業土地資源。
然而,這既是幸運亦是不幸。畢竟,好東西總是惹人覬覦。宋軍與元昊軍為了爭奪河道控制權,多次爆發衝突。
「報——敵軍來襲!敵軍來襲!」一騎兵飛馬來報,望樓上的駐守士兵立即用力敲響示警的銅鑼。
「怎麼又來了?咱們還打嗎?」
「打吧,能咋辦?」
「每次都輸,越打大傢伙兒信心越低迷。」
「你們幾個少說幾句吧,動作快點,上頭讓集合了。」
「唉,知道了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