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下,冰雪涼水也喝了,貴生道人總算心滿意足,回房裡拖出了一個大麻袋,頗為得意地拍了拍袋子:「徒弟,來,為師給你看個好東西。」
蘇衡解開束口麻繩,打開一看,裡頭裝滿了硬梆梆、黑乎乎的片狀物:「這是……龜板?」
「不錯。」貴生道人從懷裡掏出一張泛黃的草紙,「這些龜板是這個奇方的君藥,我廢了不少功夫才收到這一麻袋。諾,你看看。」
蘇衡很是期待地接過草紙一看,頓時沉默了。
龜板、地黃、土茯苓、綿茵陳、金銀花、甘草、火麻仁……這個配伍好生眼熟,與後世龜苓膏的配方很是相似。
「近來暑熱不退,這方子能滋陰潤燥,清熱解暑,而且用起來也沒太多禁忌,一般人都能吃得。」貴生道人繼續道,「前兒端午,為師不是說了要獎賞你嗎?這個方子和這一麻袋龜板你拿回家去,全歸你了。」
蘇衡:「……」師傅,他沒記錯的話,當時他就已經拒絕過了。
「對了」,貴生道人又想起一件事,「這個方子叫龜苓解暑膏,你拿回家讓採蓮熬好了,送些給我嘗嘗。千萬記得往上頭澆些蔗漿,我不愛吃苦的。」
蘇衡瞭然。所以師傅,這才是您的真實目的吧。
「行了行了,今日就到這裡,家去吧,別打擾老人家用暮食。」貴生道人擺擺手,催蘇衡趕緊走。
「……是。等龜苓解暑膏熬好了,我再給您帶過來。」
夏日天熱,有錢買冰塊的都是富裕的大戶人家,平頭百姓只能靠井水消夏。因而,一到夏日,眉山百姓對井水的需求就急劇提升。特別是今年夏日尤其炎熱,井水已經開始有些供不應了。
蘇洵一家並不富裕,日子過得緊巴,並沒有餘錢請人挖井。家中無井,便只能去公用的水井打水。然而,整個紗縠行統共只有一口公用大水井。採蓮和金蟬兩人扛著扁擔,提著水桶趕到時,那唯一一口圓井前已排起了長隊。
「採蓮,金蟬,你們也來打水啦?」同住紗縠行的鄰居們紛紛打招呼。
「是啊。近來天熱,家中井水用得快,兩日前才打的兩大桶水,今日就只剩桶底淺淺一層了。」採蓮笑著應道。
「可不是麼。也不是今年怎麼了,比往年熱些也就罷了,還遲遲不下雨,再這麼下午,田裡的莊稼都要活不成了。」有人發愁道。
「唉,老天爺不下雨,咱們有什麼辦法!過得一天是一天吧。」有人悲觀嘆氣。
水井前排隊的眾人紛紛開始討論起今年異常的天氣與地里的莊稼,氣氛一時陷入低迷。
採蓮和金蟬不知說什麼好,便保持沉默,心裡也很是沉重。好不容易排到她們,兩人打了滿滿兩大桶井水,用扁擔挑著走回家。
快要走到蘇宅時,走在前頭的採蓮正巧看見停在門口的驢車。蘇衡正扶著青枝的手臂,踩著下馬石,從驢車上下來。
「三郎回來了?方才排隊打水費了些功夫,暮食很快便好。」採蓮道。
「不急,蓮姨您慢慢來。」蘇衡朝採蓮輕輕點頭,這才回身示意青枝將驢車上的那一麻袋龜板搬下來。
「這一大袋鼓鼓囊囊的是什麼?」採蓮好奇問道。
「龜板。」蘇衡語氣平靜道。
「哦。」採蓮點頭,隨即反應過來,「哈——?」
前因後果說來話長,蘇衡便簡單解釋道:「這些龜板是一個膏方的主藥,等用過暮食,我再與您細說。」
「成。」
採蓮和金蟬挑著井水去了廚房,青枝也拖著一麻袋龜板跟著去幫忙。蘇衡獨自走向正堂,還沒跨過門檻,望眼欲穿的蘇軾便邁著小短腿「噠噠噠」地跑了過來:「阿兄!你回來啦!」
蘇衡習以為常地張開雙臂,抱住了撲過來的蘇軾,目光柔和:「今日在家有沒有乖乖聽阿父的話?」
「有!我今日背了三首詩呢!」蘇軾翹起了小鼻子。
「有沒有和你阿姐吵架?」蘇衡不動聲色。
「這個……」蘇軾一下子語塞。=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