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懷胎已有八個月,如今肚子已經很大了,不便出門。貼心的小棉襖蘇軫主動提出要留在家中照顧程氏,但她自己也還只是個五歲大的孩子罷了。好在家中有採蓮等靠譜穩重的婢子,蘇洵這才放心出門。
蘇衡捧著備好的拜師禮,跟在引路道長後頭,過了山門殿,穿過第一進院落,又過了三清大殿,來到第二進院落西側的角門前。
蘇衡看著眼前的角門,腳步微頓。
「咦?這扇門有點眼熟……」蘇軾拉著兄長的手,小手嘀咕。
引路的道長回身行禮,對蘇家一行道:「貴生道長正領著觀中師叔師伯們練玉局功法,幾位貴客進去後,還請在旁稍候片刻。」
蘇洵忙拱手回禮,應道:「自然自然。」
一行人進了角門,蘇衡默默觀察,發現裡頭果然是去歲中秋,他與阿弟還有凌大郎偶然遇見的一處院子。當時,院中道長們也在整齊劃一地練功,那功法動作,像極了後世的八段錦。
此時,院中道長們練功已至尾聲,正併攏雙腿,神情放鬆,抬跟顛足,氣定神閒。
蘇衡眼神一閃,這個動作和八段錦第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極為相似,心中更加確定這個「玉局功法」就是八段錦的雛形。
「阿父,站在最前面的白鬍子老爺爺,是不是就是貴生道長呀?」蘇軾扯了扯蘇洵衣袖,仰頭問道。
蘇洵點頭,十分敬慕地看著那位領功的道長。那道長鬚髮皆白,長至腰間,慈眉善目,神態悠然,一招一式頗有意韻,仿佛有無形之氣隨之流動。哪怕只是站在旁邊觀看,也覺神清氣爽,似有縷縷清風拂面而來。
道長們練功畢,四散開來,自去忙各自的事情。在最前頭的白須道長則緩步向蘇衡的方向走來。
「此處不便交談,不如挪步到茶室一敘。」幾人互相行過禮,貴生道人提議道。
茶香裊裊,滿室靜寂。
貴生道人身著道袍,手上動作如行雲流水般,從容地溫盞、點茶。蘇軾緊緊挨著蘇衡,眨巴著大眼睛好奇地盯著貴生道人看個不停。
「諸位,請用茶。」貴生道人抬手示意。
「哇,好多白色沫沫!」蘇軾迫不及待地端起茶盞,飲了一大口,嘴邊瞬間多了一圈奶白色的「鬍子」。
「蘇郎君家的小兒子真是活潑可愛。」貴生道人捻須而笑。
「犬子貪食,讓道長見笑了。」蘇洵對著貴生道人尷尬笑笑,看向蘇軾的眼神陡然鋒利起來。臭小子,在外頭也這般不懂禮數,等回去了再收拾你!
蘇衡坐如老僧入定,只默默觀察著對面的貴生道人。
「道長,能否煩請您再給我家長子把把脈?」蘇衡服了藥醒過來,這幾日雖然並沒有再出現突然昏睡的情況,但蘇洵到底還是不放心。
貴生道人替蘇衡把了脈,頷首道:「恢復得不錯。只是,若要根治——」
蘇洵自然明白貴生道人的未盡之意,忙道:「入道一事,我與內子商量過了,衡兒自己也十分願意拜您為師,虔心學醫。」
貴生道人:「既如此,擇日不如撞日,蘇小郎君今日便行了這拜師禮,如何?」
「正有此意。」蘇洵應道。
……
行了略為繁瑣的拜師禮,蘇衡正式成為貴生道人的弟子,也是唯一一位弟子。
貴生道人是散居道士,並沒有固定的道觀,習慣四處雲遊,或是上山採藥,或是治病救人。因蘇衡年紀尚小,程氏又身懷六甲,貴生道人便與蘇洵商定,他先在眉山天慶觀暫住一年。一年後,蘇衡滿七歲,便要跟著貴生道人離開眉山,游醫四方。=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