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1 / 2)

鄭春也不再勸他,對著日頭去找簽子貼。他眼睛不好,找了好一會也沒找到。李寒左右閒來無事,便自告奮勇幫他找簽。

鄭春翻著禮單道:「煙花是楊府送來的,聽說還是安州煙花——十式喜鵲逢春,十式國色天香,十式蓮花抱子,十式龍鳳呈祥。」

李寒邊找簽邊道:「我這齣去幾個月,都快渾成煙花堆里的行家。」

鄭春笑道:「人家都是解夢解簽,大相如今也解個煙花試試?」

先前在青不悔門下,同窗常作此等遊戲。李寒博聞強識又是朝中聞名,是故眾人好點他,鍛鍊得經驗老到,堪稱行家。如今便清清嗓子,盤點起來:「這四種煙花,每式需金箔四兩、彩紙六兩、銅飾計重八兩,火藥三兩……」

火藥三兩。

四種各十式,四十式煙花,即需一百二十兩,折合十二斤。

有一頁帳簿從李寒腦海里翻動。

「楊府置銀三百兩,購煙花四十式,耗費火藥三十斤。」

少了整整十八斤!

煙火司帳簿的確作假,不在總目,而在製作耗費上。而李寒當時被西塞糾結,沒有一斤一兩地按配方察看。

也就是說,只楊府一處採購,便多運了十八斤火藥進京城!

李寒強行鎮定下來,甚至未變神色,向鄭春一揖,火速拔腿往外跑,回府取了一物,直接策馬騎進禁衛大營。

眾軍皆認得他,但還是持槍相對,遙遙喊道:「大相,禁軍紮營之地,無令不得擅闖!」

李寒將手中包袱一揭,赫然是一尊藍田玉方印!

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他將印底抬起,上刻八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梁皇帝璽!

眾軍忙收槍拜倒,抱拳道:「聽憑大相調遣!」

「此事關係社稷安危,某隻得行此下策,」李寒將玉璽收起,語速極快,「有大批安州火藥借煙花買賣暗地輸入,楊府即是一家,眾位持我手令速去問詢。冬日濕冷,又多大雪,火藥保存必有條件,眾位可以按這條思路探查。但凡可疑之物,當即扣押!」

一位營將問:「大相要多少人?」

李寒道:「有四衛在外、六衛空置,當前可調不過二衛。望全軍出行。」

那營將沉吟道:「大相可知,我朝國璽代為朝政,無干軍事。以玉璽調動全軍,有謀反之嫌。」

「敵暗我明,迫在眉睫。生為諸君功業,如死,我必死於諸君先!」

李寒馬上長揖。

「滿城百姓性命,仰仗眾將軍!」

***

揣著帝璽滿街跑不是個事,李寒便先行回府。

李寒這處宅子正在扶桑巷,是青不悔的一間別宅。當年他在青不悔門下奉旨查案,青不悔便將此處撥給他住。鄭素一直沒來討要鑰匙,算是默許。為這個事,鄭素再排揎他,李寒也得給他登門道喜。

結果剛望見府門,李寒就差點從馬背上摔下來。

天子親書的匾額上,一支羽箭釘了張紅紙。

秦灼要生。

但今天正月十五,離約定的日子還有一天。

行宮那邊出了什麼事?

李寒心中一緊,當即撥馬要走,卻被人從身後喊住:「相公!等等!」

老管家鍾叔匆匆跑出門,將一封信遞給他,喘著氣說:「剛剛一個穿白衣的郎君來,要我把信交給你。他說你一看就知道了。」

李寒趕忙打開,見一張素箋上留了一行行楷:

蛇鼠驚蟄,白日當天。秋聲早作,鳴於春前。

後落款曰:明燈冉冉拜君前。

秋聲是指南魏名曲《秋聲歌》,白日當天……

李寒抬頭,見青天無雲,艷陽高照,已至午時。

燈山傳訊:南魏諸人提前行動,將圍勸春行宮。

魏人為什麼提前行動?

李寒深吸口氣——最壞的打算,就是知道秦灼早產。

他們怎麼知道的?

鍾叔見他遽然變了面色,雙手竟不可控地劇烈顫抖。

……秦灼身邊有魏人!

大冬天,李寒出了一身汗。

便算當年彈劾青不悔,他也從未做過如此形狀。鍾叔怕他出事,忙替他挽韁問道:「相公,你……」

「燈籠,大紅燈籠!還有紙墨!」李寒突然厲聲喊道,紅著眼,渾身都在發抖。鍾叔忙給他取來,抬手舉著硯台。

李寒根本來不及下馬,鋪紙馬頭,下筆飛快,將紙條一折塞在燈籠底,遞給鍾叔,疾聲喊道:「立即送到鄭素府上!來不及了!要快!」

最新小说: 父欲(H)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