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鹿鳴好奇:「什麼東西?」
小姑娘把他拉到房裡,從一個匣子裡,拿出一串米白色的菩提子戴他手上,小嘴叭叭個不停:「這是我和阿爹親自磨的,還請大師開過光,一定可以保佑爹爹平安富貴!」
徐鹿鳴吃驚地向姜辛夷看過去。
姜辛夷不像他有空間這個作弊神器,做什麼都方便,這個時代又沒有好的打磨工具,他帶著綿綿做一串這樣的手串,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
姜辛夷什麼都沒說,突然走過來,在他臉頰上親了一口:「我老公就是最好的。」
徐鹿鳴原本還在愣神的眼睛一下亮了好幾個度,對著姜辛夷和女兒笑彎了眉。
幸福好像在一刻具象化了。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來了來了。
吃藥找不到吸管了,我直接把藥瓶上的軟塞咬了喝,希望明天能夠好一點。[爆哭]
第107章
四月,春闈開始。
整個京都的學子都從客棧、驛站,以及借宿的百姓家涌了出來,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穿著學子袍在高談闊論的人。
自上了京,一直無所事事的徐家人也跟著忙碌起來,今兒跑這家店買支筆,明兒去哪家店買條墨,明明已經準備得很齊全了,但還是免不了要擔心。
一會兒:「要不再把筆拿出來看看,萬一不好使在考場裡寫不出字來,那不要命了嘛。」
一會兒:「要不還是別試了,店家都說這筆好使著呢,萬一試壞了,更耽誤事。」
諸如此類的事,多不甚數,但徐家沒有一個人嫌煩,就連徐鹿鳴和姜辛夷聞言,都要主動幫大哥檢查考籃,看看有沒有缺失的。
他倆都不是正兒八經科舉出身,對這科舉這種古代版高考,別提有多好奇了。
倒是自成親後一直在房間裡埋頭苦讀的徐善學見家裡這般忙碌來忙碌去的,哭笑不得:「你們有事都忙你們自個的去,這些事兒我自個會理著做的。」
這倒也是。
論起家裡誰對春闈這事兒最上心,旁人再如何擔心,也比不過徐善學自己。這可是他一直以來的理想,他坑誰也不會坑自個的。
徐鹿鳴放下為徐善學籌備物什的事兒,關心地問:「大哥,你對這次會試有信心嗎?」
過了會試,進入殿試,這科舉一道才算是真正塵埃落定,若是會試不中,還得再等三年。
當然舉人身份也能去謀官,只是這謀出來的官到底比不過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且五六品官就走到頭了,再想往上走難如登天。
有進士這層身份則不同,不說升遷容易,且同榜皆是人脈,以後若是遇到個什麼機會,人家看在同榜的份上,多少都會提攜一二。
故,大部分的讀書人還是期待自己能夠走正兒八經的進士之路。
在這之前,徐善學還是有點緊張的,他上京城來,也有結交到一兩個舉子朋友,聽他們的談吐學識,一點也不比自己差。
且人家也是當地秋闈的前幾名,考了一兩次會試都沒有中,徐善學在西北的優勢全無,就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緊迫感。
過了年之後,一直在閉門讀書。
這會兒馬上就要去春闈了,準備了如此久,成敗在此一舉,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反而不緊張了。
他輕鬆笑道:「信心肯定是沒有的,但我覺得進完考場,我能把題全部做完就不錯了。」
京都這麼多學子都屢試不中,徐善學沒有那麼好高騖遠一次就中,好在家中現在不愁生計,這次不中,三年後再試也行。
他一個西北鄉下讀書漢,能夠今天這城裡,他很滿足了。
他打算好了,三年後不中,他就謀官去,至高能當個五六品官兒也不錯了。
好歹替家裡人改了一輩子土裡刨食的命運。
徐鹿鳴見大哥這般輕鬆隨意,比街面上那些面色難看,一副大難臨頭模樣的學子不知好上多少倍,也跟著笑道:「大哥能有這樣的好心態就好,我聽人說,有好些人就是心態不穩,明明學識都不錯,就是進不去考場。」
「咱這第一回去考,就當攢經驗了。」
徐善學點頭,兄弟倆又說了一會兒話,徐鹿鳴確定徐善學是真的一點都不緊張,這才離開。
翌日一早,全家人送徐善學上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