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費可是要上交給皇城史的。
徐鹿鳴沒有猶豫:「從我們賺的銀錢里補。」
姜蘇木拿著帳本的手都在抖:「鹿鳴哥,你這樣心善,很容易賠得褲衩子都沒有的。」
他倒不擔心他鹿鳴哥缺吃少穿,徐鹿鳴本事大著呢,怎樣都能對付幾口。
他擔心他大哥和綿綿小侄女。
他大哥被鹿鳴哥養得現在花錢越來越大手大腳了,綿綿小侄女更盛,從小就沒愁過錢,再加上有一個很會花錢的阿爹,看到什麼都是買買買。
鹿鳴哥這要是破產了。
他們兩個怎麼接受得了。
徐鹿鳴被姜蘇木逗得哈哈大笑:「不會的,你照我的吩咐去做,等半個月你就知曉,我們不僅不賠,倉庫里積壓的那些貨物還能一售而空。」
姜蘇木將信將疑:「真的?」
徐鹿鳴肯定的點頭:「真的不能再真了。」
想到徐鹿鳴過往的決策重來沒有失誤過,姜蘇木很信任徐鹿鳴的著手去辦這事兒了。
這事兒不難,跟進出城門的侍衛說一聲就成,侍衛們雖然不太明白徐鹿鳴怎麼好端端地干起聖人做的事兒來了。
但還是按照他的吩咐做事。
「什麼?不收城門費了?你們有如此好心?」
過路的老百姓們,很快就發現,城門口的侍衛不收他們的城門費,紛紛表示不相信。
侍衛們耐心跟他們解釋:「這是我們徐大人特許的恩典,只有半個月,你們想做什麼抓點緊。」
「只有半個月啊!」老百姓聞言一點都沒有失望,「只有半個月也成啊!」
他們好多家就在京城附近,家裡常年種菜,但因有城門費,不敢把菜挑來賣。
若是真不收城門費,他們便可以挑菜來賣,還能把家裡娃娃帶來見識見識京城呢。
第91章
不用交城門費,汴京附近的百姓全往城裡涌,一時間京城人滿為患。
雜貨鋪,酒樓,布莊,連街邊以前生意不太好的吃食攤子上都坐滿了人。
老百姓的想法很樸實,好不容易進京一趟,怎麼都得在京里買些物什,吃口熱乎的,也算是在城裡瀟灑過一回。
以前他們沒進過城,對皇城的印象只存在想像中,覺得皇城裡的物什都是頂頂好的,覺得皇城的吃食那必定是人間美味。
進到城裡,自己真真切切感受過一回,發現皇城除了人多一點,房子修築得漂亮一點,其他物什跟他們在周邊趕集的縣城也差不多。
有那會做生意的,立刻回去收拾了做生意的家什,在城裡支起了攤兒。
半個月不收城門費呢,城裡人多,價格還賣得貴,生意若是能做起來,半個月後就算城門日日收費,也不用擔驚受怕。
做不起來也沒事兒,好歹是在皇城裡擺過攤兒的,以後出去了,也能跟人家吹一吹,他這吃食、貨物是從皇城裡時興出來的呢。
這下好了,城門口徹底人滿為患,每天等著進城做生意的,賣貨物的,採買的,找活兒的人數不勝數,有些為了趕早,不惜連夜就來城門口排隊。
徐鹿鳴見狀,讓人把倉庫里積壓的貨物拿出來,在城門口支了個雜貨攤兒。
他們收的貨物雖然大部分都是京里過時了的物什,但放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依舊是很驚艷、很不可多得之物。
像有個江南商人運到京城來的一批棉麻紡織的毛絨地毯,很厚實很結實,顏色也很好看。
運來京城,發現京城的人都用羊毛做地毯,他這批棉麻做的地毯,自然無用了。
除了京城,別的地方也很少有人會用到地毯,商人心灰意冷,折價把地毯全賣給了皇城司。
可老百姓們不這樣想,在城門口排隊的時候,他們瞧見這厚實的地毯,覺得拿回家裁剪來做床單被褥,又結實又保暖,比他們在雜貨鋪買的床單被褥暖和多了。
有那膽子大的,上前詢價,得知這樣好的毯子,才兩百文一尺,心思浮動。
一床被褥至少要有六尺長,一匹布有四十尺,能裁六床半的被褥出來。
買一匹回去,裁剪好,拿到集市上賣,賣一貫五百文,一床被褥能淨掙兩百文呢。
雖然一貫五百文的價格是高了些,可是這毯子不會像棉被那樣,用用就發霉發潮生蟲,還暖和,比棉被的使用年限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