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2 / 2)

買茶的時候發現這個所謂的鳳凰單叢茶就是烏龍茶,多嘴問了店家一句:「這個茶葉有茶苗賣嗎?」

姜辛夷就愛喝綠茶,喝得最多的是蒙頂石花和峨眉白芽。先前徐鹿鳴想替他種一棵百年茶樹,奈何坊間壓根買不到好茶種。

偶爾有農戶家裡種了一兩棵山上採回來的茶樹,也是散茶,不是他喜歡的口味。

徐鹿鳴要給就要給姜辛夷最好的,明明有能力,卻拿些次品,總覺得在敷衍。

他托張祿去替他尋茶,奈何張祿這個粗人,這輩子就沒喝過幾次茶,哪分得清茶葉的好壞。茶商們又傲氣得很,普通茶樹那是要多少有多少,極品茶樹想都不要想。

這回總算是碰到了合心意的茶葉,徐鹿鳴便不想再放過。

徐鹿鳴也不是第一個來問這話的人了,店家笑道:「有的,這單叢茶就是我們這兒鳳凰山的產物,好多人去爬山,都會在山上的茶園買一些茶苗回去,這個季節正是種茶的好時候,客人來得正正好。」

徐鹿鳴謝過店家,真的去了趟茶園,果然有賣茶苗的,不過價格都比較貴,品相低一些的都要好幾百文,品相高的一到十兩銀子不等。普通人想種上一顆難如登天。

不過徐鹿鳴直接財大氣粗地買了十株!

上到茶園徐鹿鳴才了解,鳳凰單叢的香味不是炒出來的,而是茶株上自帶的,每一株茶代表一個品種和香氣,徐鹿鳴一口氣選了十種他覺得很舒服的香味。

其中他最愛的是玉蘭香,茶葉中帶著一股淡淡的蘭花香氣,像姜辛夷身上的味道,茶水飲在唇齒間,猶如在跟姜辛夷接吻。

茶喝多了,夜裡容易睡不著覺,原本徐鹿鳴是不太愛喝茶的,一直把喝茶當作是一種解渴的行為,可喝過玉蘭香的茶葉之後,他好像也染上了茶癮。

每天辦完事回來,在房間裡泡上一股氤氳著玉蘭香氣的茶,身心的疲憊都得到了解脫。

可能因為有了共同的愛好,徐鹿鳴帶著禮和拜帖去大至縣拜訪董承運的時候,少了幾分功利,多了一些真誠。

董承運雖然對徐鹿鳴這個突然來拜訪的西北隊官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想到萬一這也是個拓展他們海貨的商路呢,還是客客氣氣地接待了他。

得知徐鹿鳴要在潮州為西北軍訂購八十萬件軍服,想到他們縣裡那些家裡失去勞力的老弱婦孺,他的心不可避免地活絡起來:「徐隊官,不知我們縣可有這個殊榮為軍隊趕製軍服。」

「不瞞董縣令,在下正有此意。」徐鹿鳴真誠道,「就是不知你們縣拿得出這麼多葛布來嗎?」

從良平在打聽董承運的時候,也沒忘打聽大至縣。徐鹿鳴知曉,大至縣為數不多的土地都用來種糧食了,縣裡的百姓都以打漁或製作乾貨為生。八十萬件軍服所需要用到的葛布可不少,他怕大至縣拿不出來。

「這個不用擔心。」董承運心裡自有一桿秤,「我們潮州產葛,潮州的婦女、哥兒又都喜歡織布,每戶人家家裡都放置著一台織布機,葛布的價格並不昂貴,我們縣拿不出來,不代表我們不能去別的縣採購。」

除了那些一心想要對乾貨壓價的縣令外,董承運在潮州也不是沒有其他交好的縣令,只是大家都窮,相互幫襯不上。

如果能接下徐鹿鳴這個差事,他可以把幾個縣的葛布聯合起來創辦一個製衣坊,他們縣賺點製衣的手工費就行。

別看只是個手工費,他們完全可以在軍服上繡上嶺南大至製衣坊等字樣,西北軍隊四十萬人,四十萬人背後是四十萬個家庭。

一個家庭十口人,那也是四百萬人去了。

有這四百萬人熟知嶺南大至製衣坊,再派人去西北開一些成衣鋪子,不愁沒人買。有了源源不斷的成衣出售,製衣坊做完軍服這單生意,也不用擔心歇業的問題。

何況這還是第一次合作,雙方都不是很熟悉,如果他們把軍服做得好一點,讓徐鹿鳴滿意,焉知還有沒有第二次這樣的大單?

除了夏日的軍服以外,還有冬日的軍服,以及裡衣、鞋襪,這些他們都是可以做的嘛。

董承運越想心頭越是火熱,恨不得立馬將這個製衣坊給辦起來,到了中午,吩咐家裡整治飯菜,他要好好招待徐鹿鳴。

他夫郎陸清雲十分聰慧,想著徐鹿鳴是從西北來的,怕是少有吃到海貨,吩咐門子去漁夫家裡買了一堆新鮮的海鮮,做了一大桌各色海鮮菜餚。

徐鹿鳴入席瞧見桌上那比盤子還大的海蟹,沒有魚刺的海魚,姜醋香螺、蝦魚筍鮮蕨兜、牡蠣膾、江瑤清羹……每一樣都是自己沒吃過的,確實感覺到了重視。

「董縣令、陸夫郎。」他也不坑兩人,「我這次來採買軍服身上並未帶多少銀兩,這錢,我只能拿出一千兩來,餘下的,得等軍服交貨的時候才能交付。」

這一千兩就是賣酒最後賣出來的銀子,中間的一萬九千兩,他打算後續邊賣酒邊交付。

只要有這筆帳在,後續酒坊不管產出多少,軍營里的人都不敢來染指酒坊的利潤。

最新小说: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 成了狀元郎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