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2 / 2)

「好著呢。」徐鹿鳴應完回問,「您和嬸嬸這些年,也都還好吧。」

「好好好,都好。」趙二娘將背上裝滿草的背簍放在院角,過來把徐鹿鳴從頭到腳打量了個遍,越看越滿意,「不錯,真不錯。」

「大年,二娘,看到人滿意不?」

「過不久,就該請我們喝喜酒咯。」

「這人一上門,可算是安了你們心。」

農家沒甚新鮮事,姜大年和趙二娘一回家,村里人都湧來姜家,看徐鹿鳴這個新待年婿與岳父母見面時的情形。

見他們一家女婿乖巧,岳母滿意,其樂融融的模樣,笑鬧了一陣子,又紛紛打道回府了。

「你們聚,你們聚,這麼多年沒有見,肯定有好多話要說,我們就不添亂了。」

「……」

姜家父母人很好,送走了村里人,也沒對徐鹿鳴刨根問底,真把徐鹿鳴當上門待年婿般招呼,殺了只雞給他接風洗塵。

「農家沒甚好東西,我手藝也不怎麼好,你將就著吃。」

飯桌上,薑母趙二娘一個勁地把燉得軟爛的雞肉往徐鹿鳴身前推。

「嬸嬸辛苦了,這已經很豐盛了。」

徐鹿鳴聞到雞湯的香味早就食指大動了,何況桌上還有一碗醃菜炒雞雜,一盤炒青菜,一碟涼拌蕺菜。

蕺菜即魚腥草,也叫折耳根。

徐鹿鳴沒穿越前就是川省人,最喜吃這個,穿越到西北,別說蕺菜了,平日裡連青菜都少有吃到,薑母一招呼,他哪還忍得住,埋頭一頓猛吃。

其他人也一樣,許久沒沾葷腥,今兒有兩道葷菜在,個個吃得心滿意足。

唯獨姜辛夷沒怎麼動筷子,盛了碗湯,要喝不喝的。

徐鹿鳴夾菜的空隙掃了眼,見他拿湯匙時不時撇幾下湯上的浮油,心中瞭然。

雞湯里的油脂太多,熬煮時會浮於湯的表面,穿越前,講究些的人家都會把這層油脂撇掉。

可在這裡,人們缺吃少穿,飯都吃不飽,誰捨得把好好的油水撇掉。

那不是腦袋壞掉了嗎?

徐鹿鳴扒著飯想,姜辛夷穿越前,生活得一定很好,不然不會穿來這個世界這麼多年,還沒適應這裡的生活。

「……」

一頓飽飯過後,徐鹿鳴跟姜家人拉進了些關係。也就是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姜家一共有六口人。

姜家父母和姜辛夷自不必說。

在姜辛夷下面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大妹,姜慕荷,十七歲,去年嫁去了離這裡有五里地遠的曹家溝。

大弟,姜蘇木,十五歲,在鎮上一家學堂讀書。

小妹,姜紫芙,七歲,在家跟著姜辛夷學醫。

按理說,姜辛夷是大哥,又對底下的弟弟妹妹照顧頗多,一家人該很親近他才是。

但從姜家父母到姜紫芙對姜辛夷的態度都是敬重有餘而親熱不足。

還有一點很奇怪,明明姜父薑母都知道,他不是姜辛夷的未婚夫,可他們竟然問也不問一聲。

好像就這麼默認了。

對親兒子的婚事,這麼草率的嗎?

就算知道,這樁親是假的,那也不至於一點都不在意吧?

「……」

說不在意那是假的,只是他們沒資格在意。

姜辛夷不是他倆親生的孩子,而是他們十五年前從府城贖身回鄉途中,主動找上門來,要拜他們為父為母的孩童。

這些年過去,當初那個比乞丐還要悽慘的孩童已經長成了成熟穩重的大人,麻煩也接踵而至。

村里人頻繁地向姜辛夷說媒,偏姜辛夷一個也看不上,差點說出這輩子也不成婚之類的話。

世界上不成婚的只有和尚、尼姑,道士,老光棍四種人,他家木蘭如此拔萃,怎能不成親呢。

姜家父母實在沒法子,只得拿他們當年在府城給人當丫鬟僕人的事說事,編撰他們在府城給姜辛夷定過一門親,只是那家人因為災荒搬走了,暫時斷了聯繫。

要是草草給姜辛夷說了人家,以後人家找上門來,沒法交代。

徐鹿鳴一上門,姜家父母從地里回來的時候,就暗中商量過,不管姜辛夷帶回來的這個人是人是鬼,只要他是姜辛夷承認的未婚夫,他倆就得把這個事給坐實了。

這會兒見過人了,他倆找了個藉口在主屋碰了個頭。

趙二娘問:「當家的,你覺得這孩子怎樣,配得上咱家木蘭不。」

最新小说: 梟虎 成了狀元郎的小妾 嫁給戀愛腦老公的隨軍日常 大宋道醫 不要欺負老實的她 慕昭謠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前妻[九零] 配角欄D組的路人甲同學 清穿之年貴妃她躺贏了 無敵路人甲勇闖虐文女主賽道